(原标题:“五区十园两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冀州区西王镇:北京新发地合作 助力农业结构调整)
开栏的话:
今年以来,我区围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建设力度,开展产业转型升级工程,从产业、园区等方面入手,强弱项,补短板,提高发展能级,着力打造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
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由农业农村局牵头,以各乡镇为主体,着力打造“五区十园两基地”,全力开创农业结构调整新局面。“五区”,即:优质粮食生产核心区、种植结构调整示范区、节水农业示范区、高效蔬菜种植示范区、特色水果种植示范区。“十园”,即:各乡镇结合“五区”建设任务和自身特色农业发展情况,打造1个万亩以上的现代农业园区。“两基地”,即:中药材特色种植示范基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特色示范基地。同时,各乡镇大力推进“一户一块田、一村一农场,一乡一园区”改革,实现“123”目标。即每个乡镇都要新增1个村开展“一户一块田”改革试验,新增2个千亩以上农场,新增3个以上“万元田”示范区。
《冀州宣传》公众号开办《打造“五区十园两基地” 助力乡村振兴》专栏,深入报道各乡镇在“五区十园两基地”、“六大农业”(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功能农业、规模农业)、综合改革、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小镇发展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今天,推出来自西王镇的报道。


日前,区融媒体中心的记者走进落户于西王镇东罗口村的北京新发地果蔬驿站示范园区,恰逢镇村两级干部陪同新发地技术人员查看生菜球基地的蔬菜长势,远远望去百亩蔬菜基地里一片生机盎然,“虽然还有20多天生菜球才会收获上市,但现在就被新发地蔬菜客商预定一空,今年的市场行情很好,预计每亩地的利润可达3300多元哩!”东罗口村村支书韩日暹望着百亩蔬菜基地,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今年以来,冀州区西王镇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办实事、开新局”为动力,通过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大力招商引资,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面助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今年春节过后,在区农业部门的大力协助下,西王镇与北京新发地集团建立联系,多次赴京洽谈合作事宜并邀请新发地集团“生菜大王”“茄子大王”“红薯大王”“西葫芦大王”等多名蔬菜经销商实地考察,最终决定在该镇东罗口村合作成立京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占地5000多亩的北京新发地果蔬驿站示范园区。据了解,示范园区分为生菜球种植园区、黑长茄种植园区、红薯种植园区、西葫芦种植园区等几个种植区域,其中黑长茄种植园区占地500亩,生菜、红薯、西葫芦种植园区占地5000亩,总投资额达3000万元。目前,示范园区一期占地近100亩的生菜园已经进入成长关键期,预计20天左右即可收获上市直供首都蔬菜市场。


近年来,西王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按照该区“五区十园两基地”总体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着力培育绿色高质高效农产品,努力打造京津绿色农产品基地。据悉,西王镇东罗村村与北京新发地集团展开合作后,将充分发挥冀州的产地优势、交通优势、设施优势、政策优势以及北京新发地市场的品牌优势、区位优势、规模优势、渠道优势,全方位开展农产品种植信息化对接,同时通过合作建立高端净菜的产销对接机制,逐年提高输送净菜的比例,进而全面开创产销一体全产业链条合作新模式,全面打造现代都市农业“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