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桥西区打造10.3公里“慢行路” 沿途多处打卡地)
桥西区住建局打造从大境门至清河影视基地,全长10.3公里慢行道路系统,为市民提供一个即舒适又安全的慢行休闲好去处。
放慢脚步体验悠闲“慢生活”
沿着一条城市到乡村的小路
没有飞奔的汽车
远离城市喧嚣
看那沿途乡风纯朴的风光
细品安逸祥和的生活
……
如果说,过去城市的发展追求“速度”与“效率”,那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却生活节奏过快、都市压力过大的今天,就更有必要在城市建设中注入一些“慢”思维,在城区中打造一片“净土”,让人们可以释放压力,轻松喘息……
桥西区是老城区,路面较窄,城区拥挤,舒适度不高。自2020年开始,桥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重点打造大境门至清河影视基地的慢行道路系统,为市民提供一个即舒适又安全的慢行休闲好去处。
该慢行系统道路总长10.30千米,东起大境门外广场,西到清河影视基地。桥西住建局在西沟区域主线路改造基础上,根据场地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地形地貌进行合理选择线路,沿途打造历史观光段、山体风光段、草海观光段三部分特色景点,给人们带来一场独特而难忘的出行体验。
从大境门行至元宝村段,这是慢行系统的历史观光段,这里非常巧妙的将大境门、西沟河滩、元宝金街等张库大道的特色景点全部串联,可以让游人们体验古道浓浓的厚重历史,回味口福街的繁华盛景,极大地丰富了行走其间的新奇体验。
从南天门村至菜市村是山体风光段,全长2.95公里。道路两侧山峦叠嶂,走到开阔处极目环顾,四周景物一览无余。遗存古长城,似断似连的墩台、烽火台,蜿蜒起伏隐没在山谷间,置身其间,不禁让人感叹古长城的沧桑情怀,尽享边关重镇的魅力。
在山体风光段和草海观光段的交汇处,是该慢行系统的点睛之笔---“二三里”。“二三里”是路名,其取自古诗《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走累的你可以在驿站小憩,享受这难得的田园风光。
再往下走,就来到了草海观光段,这一段地势整体较为平缓,种植了大量芒序纶、狼尾草、天人菊、粉黛乱子草等各类观赏型植被花草,竞相开放的花朵,参差有序的绿植,都为慢行道路增添了更为迷人的浪漫情愫。
据桥西区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整个慢行系统除了仿古街区路面运用古法河卵石铺装方式,其余均采用彩色沥青混凝土结构铺装形成贯穿线路,整体规划的坡度不超过6%,符合专业的慢行系统标准,非常适合骑行和慢跑,成为我市目前最具旅游特色性质的慢行系统。去年9月,这里举办了以推动“体育+旅游”为主旨的2020年“寻找最美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后期将筹办更多赛事,让更多人感受运动的魅力。
“二三里”往南是桥西区另一休闲打卡地——定情谷。景点自苏家桥村至菜市村,全长3.86公里,道路两侧的原始自然景观经过润色雕琢后更是层林叠绿,花香四溢,风景如画。相传,这里也是“郭靖”“黄蓉”的定情之处,故得名“定情谷”,所以受到众多情侣的热烈追捧,也成了人们近郊休闲的好去处。
“慢行系统和定情谷,将我区重点优质旅游资源有效串联,且将城市建设与体育运动有机结合。这不仅促进了我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体育事业、文旅产业的和谐互动,更为我市走好绿色发展道路,发展生态强市奠定良好基础。望广大市民有时间前去看一看,体验一下,一定会给您带来一份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桥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项目负责人说。
线路示意图
路线一:从大境门出发——沿大境门外大街直行至石匠窑养老院公交站——左行上山即为山体观光段——下山后沿二三里左拐为“定情谷”——直行可至“清河影视基地”——沿河慢行路段为“二三里”。
路线二:沿242省道西行至苏家桥服务区往西800米——右拐进入“定情谷”,顺行“定情谷”出口左拐可至“清河影视基地”——右拐上山为山体观光段——沿河慢行路段即为“二三里”。
(以上区域内,所有红色路面即为慢行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