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性是政法机关的本质属性,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是政法机关的神圣职责。政法队伍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进一步端正执法指导思想,真正做到秉公执法,执法为民。
保持民本底色。民本底色是践行执法为民理念的思想基础。政法机关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政法机关是为人民服务的机关。政法工作中的消极现象和腐败行为,从根本上来说,是褪化了民本底色,模糊了角色定位,淡化了宗旨意识。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深入开展群众观点再教育,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充分发挥政法职能作用,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执法办案、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管理社会的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
革除特权思想。特权思想与执法为民的理念背道而驰,也是政法机关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在法律的特别规定下,政法机关有许多特许的授权,这种特许授权就是特权。一句话、一种行为、一次行动,都可包含特许授权信息,表达特许授权意图。这种特许授权长期运行,把握不好,极易变性、变味,甚至滋生腐败,腐蚀队伍,影响形象。所以,必须把防止特权思想作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和内在的要求。要着力解决“优越感”问题,彻底肃清自视身份特殊,自觉高人一等,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思想倾向。着力解决“优势感”问题,坚决纠正依仗职业优势“拉关系、走后门”,不尊重群众人格和感情,不顾及群众感受,欺软怕硬、嫌贫爱富的世俗观念。着力解决“不检点”问题,主要杜绝淡忘法纪,无视原则,不懂规矩,不讲礼貌,冷硬横推,吃拿卡要,重利轻义的行为惯性。
密切联系群众。执法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必须落实到行动上,在密切联系群众上下功夫。我们常讲,吃百姓饭,穿百姓衣,莫道百姓可欺。如果宗旨意识缺位,办人情案、金钱案、关系案,群众就会远离我们,信任就会减少,压力就会增加。所以,必须真正把工作重点放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上来。要时刻牢记“两个务必”,积极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新途径新机制,把政法工作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不断巩固党的执政根基。
(供稿人:周治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