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频繁串门!“沪苏同城”为何急剧升温

0
分享至

这个春天,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举“牵手”苏州下辖的昆山、太仓、相城、苏州工业园区,备受瞩目。这是继沪苏浙三地共同打造“绿色样板间”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又一重要国家战略。

面对上海抛出的橄榄枝,苏州人抢C位、谋合作,吴侬软语间沪苏关系再升温。在沪苏同城化新语境之下,苏州有哪些新动作,值得关注。

催化反应

最近一段时间,苏州人密集拜访“上海朋友圈”。

4月12日,苏州市相城区党政代表团赴沪。这匹苏州新崛起的“黑马”马不停蹄,在嘉定看“智能车联网”,在长宁看“长三角一体化”。

相城特地到这两个区,谋求共识与合作意图很明确。细心观察,两点很重要:一个是三地同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上,唇齿相依;其二,相城近年发力智能车联网、工业互联网,三地在产业布局上有诸多共通之处。相城区委书记顾海东表示,相城将更加主动对接上海、融入上海。

3月25日,昆山市市长陈丽艳率领党政代表团赴上海,深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中国商飞公司、中科院微系统所等考察学习,推进合作。4月7日,代表团时隔两周后再赴上海,深入虹桥商务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实地考察。

不可否认,苏州人忙着到上海“串门”,寻找产业合作良机,是在“国字号”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催化剂作用之下。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苏州在虹桥枢纽中的存在感。2月18日,国家发改委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又一个重大战略任务正式落地。根据方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从上海市域拓展延伸至江浙两省,形成“一核两带”发展格局。其中,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长宁—嘉定—昆山—太仓—相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下辖四大板块纳入进来。

从最初上海的86平方公里拓展至长三角的7000平方公里;从原先上海一家建设虹桥商务区到如今三省一市共建“一核两带”的“大虹桥”区域,“大虹桥”将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承载地,真正做到连南通北、融合东西。

“大虹桥”布局已定,各板块纷纷拿出诚意和决心:昆山提出探求两地对接的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相城要全力打造“大虹桥”最重要的战略支点;苏州工业园设想推动一批高质量、一体化的政策措施、功能平台、重大项目落地,成为“北向拓展带”核心增长极……

此时,毗邻上海的太仓发出“东拓”信号。4月9日,酝酿已久的娄江新城规划正式发布,新城将对标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重要承载区的功能定位,高品质打造科教创新、高铁商务、智能制造、临沪国际社区等四大功能区。

在“大虹桥”建设中,苏州有重要位置,也颇有基础。相城、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太仓毗邻虹桥商务区,处于对接上海的区位核心,在协同发展上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早在2018年4月,苏州就与虹桥商务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虹桥—昆山—相城”合作机制被纳入国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苏州在虹桥商务区建设的“国际会客厅”、上海虹桥苏州(相城)数字经济创新产业园,已成为沪苏两地交流合作的前沿窗口、联动发展的重要平台。

据了解,“大虹桥”目标成为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的“极中极”、联通国际国内市场的“彩虹桥”,苏州早有部署:

围绕“大交通”功能,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建设沪苏湖、通苏嘉甬等高铁干线,推动苏州高铁北站扩容提升,与虹桥协同打造成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

围绕“大会展”功能,优化资源要素衔接配套,建设虹桥—相城苏沪合作商务会展区,提升进博会区域协同服务保障水平,对接虹桥先进政策完善人才、资金等要素高效流通机制,共同探索形成国际化、一体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围绕“大商务”功能,激发产业协同发展势能,对接虹桥航运、贸易、金融等领域,持续强化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配套。

参与其中的人认为,随着与虹桥的深度融合,大家将有一个新的称呼——“虹桥人”。而这背后,或许是上海、苏州越走越近。

沪苏同城

上海向西,苏州向东。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沪苏融合发展驶进“快车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苏州面临的最大历史机遇,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反复强调要更加积极主动,不能坐等上海“辐射”。

自去年以来,沪苏关系更近了一步。去年11月20日,长三角一体化苏州赴上海对接说明会举办之后,“沪苏同城化”这一理念对外发布。两地主要领导座谈上,一个谈话重点就是“同城化”:长三角要一体化,沪苏要“同城化”。

“瞭望君”注意到,许昆林在多个场合提到更大力度学习上海、对接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比如,他在调研昆山时提出“要充分发挥临沪区位优势,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同城化,更大力度学习上海、对接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在吴江调研时,要求“扛起一体化示范区担当,带头做好对接上海文章”;在调研常熟时,强调“主动承接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溢出效应”。

最近,许昆林接受《解放日报》采访时也表示,苏州将全力承接上海发展“溢出效应”,上海需要什么、我们就服务什么,做更多“上海得益、沪苏共赢”的事。谈及如何在同城化中各样所长时,他认为,苏州既借上海长板锻造长板,又积极贡献自身长板,与上海优势互补、合理分工、错位发展,共同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内核。

苏州不再满足于接轨上海,而是谋求“沪苏同城化”为主要内容的“长三角一体化”。有人说,“说白了,苏州就是要全面融入上海”。

多年来,苏州一直处在“学习上海”“接轨上海”的最前沿,是长三角中与上海联系最为紧密的城市。

然而,除去地缘、人缘优势,苏州融入上海很有实力。苏州是开放大市、制造业强市,是长三角乃至国内很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和联结点,也是融入国际循环的重要通道,同时拥有1700万服务人口,面向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而今,苏州正全面打造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美窗口”,经济极具活力,发展优势突出,发展势头极为强劲。

去年,苏州经济总量迈上2万亿元台阶,排名全国第六,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跃居全国第四。更值得注意的是,苏州制造业的家底更为雄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48万亿元,与上海不相上下,比排第一的深圳相差2000多亿元。苏州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四大先导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5.0%,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加之,四大国家级科创招牌最近落户苏州,风光一时无二。此外,苏州在高端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大动作不断:3月22日,公布“苏州制造”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宣布打造全球高端制造基地;4月19日,召开“一区两中心”建设推进大会,计划每年安排100亿经费,用于推动重大载体、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建设和人才引进培养。

沪苏间的通达性和粘性也很强。从区域层面看,长三角是全国高铁网络最发达完善的区域之一,其中沪苏之间高铁的“公交化”程度最高。与此同时,跨城通勤也加强两地同城化程度。

再看苏州下辖各板块:昆山处于“临沪第一站”,是对接上海的“桥头堡”;吴江既临沪,又有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加持;张家港制造业基础雄厚,即将形成三条高铁交汇枢纽格局,融入上海“半小时经济圈”;相城已在虹桥布局“反向飞地”,实现了两地直接联系……

“对接上海”已成为苏州新一轮发展的最热词之一。“主动对接上海‘五大中心’功能,加快推动沪苏同城化。”“积极投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速推进沪苏同城化,不断增强市域统筹协调能力,全面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能级。”“坚持对接上海、融入上海,探索沪苏同城化发展新路径。”在今年的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沪苏同城化”被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予以推进。

苏州和上海,密不可分。

走得更近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历届市委市政府一贯坚持学习上海、接轨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这是苏州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

“我们一直高度关注上海最新动向。”许昆林表示,苏州将全力承接上海发展“溢出效应”,上海需要什么、我们就服务什么,做更多“上海得益、沪苏共赢”的事。

上海与苏州一体化程度高、互补性强,与上海优势互补、合理分工、错位发展,是深度融合的关键。

目前,苏州深化与上海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间联合创新,中科院硅酸盐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技物所苏州研究院等一批“大院大所”相继建成投用,深入对接上海集成电路技术、产业促进中心,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航空制造业集群。

在融入上海的过程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昆山聚焦重点产业和昆山优势项目,与上海形成一体化战略体系,避免“虹吸”效应和同质竞争。例如半导体产业,昆山对接上海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推动昆山成为台积电晶圆制造服务联盟产业化基地。又如小核酸产业,昆山积极承载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优质资源溢出,协同其人才科创团队推动昆山国际生物材料创新研究院等项目合作。

张家港主动融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两地已打造上海张江·张家港创新中心、上海—张家港技术转移协同发展中心、张家港上海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产生3000项产学研合作项目,100多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让张家港嵌入全球创新网络。

“沪太同港化”也取得新突破。去年11月以来,洋山港-太仓港实现“联动接卸”,沪太通关一体化全面落地,太仓港和上港集团协议在资本合作、通关监管、货物转运等三个方面“亲上加亲”。今年,上海港、太仓港合作成立“太仓服务中心”,把上海港功能前移至太仓港,引导上海港航线资源向太仓港转移。两港深度合作,带来丰硕成果。数据显示,一季度,太仓港港口生产实现“开门红”,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0.5万标箱,同比增长46%,吞吐量破同期历史记录。

数字经济成为相城突破点。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的国际化大都市,各类金融要素市场高度集聚。今年初,相城定下目标,全力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区”,将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打造数字金融“一号产业”,力度空前。4月18日,相城数字金融投资推介会在上海举行,总投资约44.05亿元的19个数字金融产业相关项目集中签约,16个产业基金、金融科技、金融机构项目也签约落户相城。

苏州和上海的同城化效应,不仅仅是资源之间的取长补短,更是一种更高目的的产业协同和城市功能互补。如今,沪苏在交通、创新、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齐步走”成为一种常态。

那厢,上海人赴苏络绎不绝,“沪苏同城”不断升温。3月30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本才率队来苏州签订“沪苏同城”检察协作备忘录;嘉定区党政代表团赴苏州工业园区,考察园区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文化建设等情况;上海电气集团与苏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快在苏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研发中心……见诸新闻的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上海金融法院院长赵红赴苏,上海建工集团董事长徐征等在苏活动,议题都离不开进一步深化与苏州合作。

双城变同城,苏州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接轨上海新格局正在形成。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触目惊心!两篇提醒人们警惕美水军的文章下竟有8220条反怼评论!

触目惊心!两篇提醒人们警惕美水军的文章下竟有8220条反怼评论!

军事先锋君
2023-03-28 23:05:31
监狱里的同性恋行为

监狱里的同性恋行为

鲁莽的稻草人
2023-03-28 18:42:32
镜报:凯恩将在今夏加盟曼联,转会费8000万镑

镜报:凯恩将在今夏加盟曼联,转会费8000万镑

直播吧
2023-03-29 00:32:02
杨幂:在日本被做成娃娃,价格超乎想象,网友:真想买一个

杨幂:在日本被做成娃娃,价格超乎想象,网友:真想买一个

青芳草
2023-03-26 19:16:30
裁判赢了!5大误判吹死辽篮帮广东拿第二,名嘴杨毅老师直接明说

裁判赢了!5大误判吹死辽篮帮广东拿第二,名嘴杨毅老师直接明说

嘴炮体坛
2023-03-29 00:20:46
中沙再通电,沙特宣布对华投资1000亿,重金感谢中方斡旋沙伊复交

中沙再通电,沙特宣布对华投资1000亿,重金感谢中方斡旋沙伊复交

袁周院长
2023-03-28 19:28:07
1948年,毛泽东参观长春电影厂意外入镜,他忙挡住:不要把我当戏

1948年,毛泽东参观长春电影厂意外入镜,他忙挡住:不要把我当戏

历史实战派
2023-03-27 18:55:13
逮捕日本间谍,有可能是一个信号,有可能是中国对日本彻底失望的信号

逮捕日本间谍,有可能是一个信号,有可能是中国对日本彻底失望的信号

孙玉希军事
2023-03-28 19:00:45
灭顶之灾,不得不防

灭顶之灾,不得不防

生财之路
2023-03-28 21:46:33
陈戌源父子立功!李铁案获突破,蔡振华去向出炉,范志毅真机智

陈戌源父子立功!李铁案获突破,蔡振华去向出炉,范志毅真机智

喵喵军情
2023-03-28 16:37:58
李成敏60秒的表演,让男人湿了裤子,因丑闻曝光从韩国落荒而逃?

李成敏60秒的表演,让男人湿了裤子,因丑闻曝光从韩国落荒而逃?

沐岭猪猪
2023-03-28 15:38:43
数据显示:大学生入党率不足10%!辅导员说出心里话,真不怪学生

数据显示:大学生入党率不足10%!辅导员说出心里话,真不怪学生

虎哥聊教育
2023-03-28 11:43:16
NBA最无耻摆烂队,干完湖人就给湖人对手送分!5人眼神防守太离谱

NBA最无耻摆烂队,干完湖人就给湖人对手送分!5人眼神防守太离谱

时刻体育正版
2023-03-28 17:43:02
最新通知!4月1日起,恢复!

最新通知!4月1日起,恢复!

萝妹看社会
2023-03-28 13:58:10
长城汽车前总裁王凤英出走,因长城汽车欠王凤英太多

长城汽车前总裁王凤英出走,因长城汽车欠王凤英太多

生财之路
2023-03-28 14:04:02
罗盛教烈士牺牲后,女知青陈纯受感动嫁给其弟弟

罗盛教烈士牺牲后,女知青陈纯受感动嫁给其弟弟

洞鉴历史
2023-03-27 18:10:09
3-0!陈梦用胜利来告别争冠,4强对阵及赛程出炉:王楚钦连战强敌

3-0!陈梦用胜利来告别争冠,4强对阵及赛程出炉:王楚钦连战强敌

开心体育站
2023-03-29 03:06:36
天妒英才!21岁男单天才不幸去世,曾获世界冠军,世界羽坛悲痛

天妒英才!21岁男单天才不幸去世,曾获世界冠军,世界羽坛悲痛

大咖唠体育
2023-03-28 08:57:03
河北省最年轻的市长,今年47岁,履历曝光,毕业院校让人感到羡慕

河北省最年轻的市长,今年47岁,履历曝光,毕业院校让人感到羡慕

陌上花开缓缓行
2023-03-28 14:54:09
再见普尔,再见库明加!勇士、热火酝酿3换1交易,巴特勒联手库里

再见普尔,再见库明加!勇士、热火酝酿3换1交易,巴特勒联手库里

说球大猫
2023-03-29 01:32:57
2023-03-29 04:50:44

头条要闻

夫妻摆摊日入9000背后:有人每天忙十余小时月利润5000

头条要闻

夫妻摆摊日入9000背后:有人每天忙十余小时月利润5000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尤文官方:米利克、桑德罗和米雷蒂本周二回归球队合练

娱乐要闻

杨洋王楚然海边热吻?更多恋爱细节曝光

科技要闻

马云刚刚回国,阿里就彻底变天了

汽车要闻

领克09用户可升级 LYNK OS N实现全场景交互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亲子
游戏
公开课

教育要闻

大语文,正在摧毁一代人的未来

旅游要闻

最适合旅游的季节到了 旅游目的地推荐

亲子要闻

90后:我不鸡娃,我鸡自己

WBG锁定常规赛第四!

公开课

曹德旺:大学生送外卖,只因大学混了4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