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火车时你遇到过最特殊的旅客是啥样?
近日,四川一火车上旅客偶遇成群猪羊的画面火了。
为啥猪羊可以上火车?这趟列车有何特殊身份?揭秘来了。
外地游客偶遇“猪羊成群上火车”网友:太有人间烟火气。
近日,在四川攀枝花一列火车上猪和羊成群结队穿行的画面在网上刷屏,不少网友说:“头一回见到这画面”“太可爱了”。
还有不少网友感叹“这就是人间烟火气”
为啥猪羊可以上火车?听听列车长揭秘吧!
其实,这不是一般的火车是从普雄开往攀枝花南的5633/5634次扶贫“慢火车”,列车全程运行376公里,历时9个多小时,它穿行于大凉山彝族地区途经27个站点,乘客包括95%的彝族旅客和5%的沿线职工,从1970年运行至今,最高票价26.5元,最低票价2元,多年来,几乎没变过价。
如今,铁路进入高铁时代绿皮车已越来越少,但成都客运段仍保留着这趟绿皮车,因票价便宜而且安全方便“慢火车”已经成为沿途老乡赶集、上学的主要交通工具,5633/5634次列车长刘伟告诉记者,为了满足当地老乡的需求,列车专门进行了改装设置了1节家禽牲畜行李车厢,一般来说,猪和羊等牲畜上车后,会被赶往专门的车厢,实行人畜分离为方便空气流通,这一特殊车厢还专门开了好几个天窗,并配备了消毒水,定时清理消毒。
家禽牲畜行李车厢刘伟说,尽管牲畜上车时会有一定的气味,但乘客们都很理解“这些牲畜在老乡的眼里可能不是一头猪而是一个学生的学费,一个家庭的开支大家就很理解了”,对于牲畜是否需要买票的问题,刘伟表示,如果老乡带上车的牲畜数量比较少,一头两头,一般不会另外收取费用,如果数量较多20头、30头,就象征性地补一个票,但也仅仅需要二三十块钱。
除了是货车还是孩子们的校车。
带着自家的农副产品出去卖个好价钱再顺便买点米面油等必需品回家是老乡们的日常,刘伟向记者表示,为了方便老乡们堆码货物,载客车厢同样进行了改装“每个车次都有好几个改装座位的车厢两头两尾撤掉一排座位”。
红红的樱桃、大凉山苹果,绿油油的蕨菜、蒲公英,沉甸甸的土豆、红薯,洗得白白净净的折耳根……
拥挤的车厢内,各色农产品随四季更替,热闹非凡。
刘伟说,这些年彝族老乡们越来越重视教育,这列火车也成为了,大凉山孩子们的“校车”。
沿途各个乡镇的孩子们坐着“慢火车”往返学校,越来越多学生,通过教育走出大山。
20多年来列车见证了乡亲们的变化。
1975年,刘伟出生于大凉山的喜德县
从小时候起,他便经常坐着“慢火车”
跟母亲一起外出
卖苹果、土豆、核桃
从技校毕业后
刘伟来到“慢火车”工作至今
这些年,他见证了
火车上的座位从木头硬板凳变成了硬座
从汉语变成了“汉语+彝语”服务
也见证了沿途老乡们
衣服越穿越好,笑容越来越多
在这里为老乡们服务
也让刘伟颇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我工作了20多年
就觉得特别温暖”
刘伟说
“这个车现在被老乡称为‘自助车’
一是方便,二是它充满了人情味
虽然比不上现在的高铁动车快
但是它温暖
富了也没有忘了穷的人”
火车虽慢
却承载了沿途老乡生活的希望
这样的烟火气,你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