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通过整理党史、军史,加大了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取得了积极成效。然而,当前仍有一批红色资源面临保存风险:一些红色遗址遗迹保护缺失;部分无名烈士陵园墓地遭到破坏;红色历史研究不足,英烈生平事迹宣介不足,逐渐湮没无闻……(半月谈4月9日)
红色资源是不可复制的、不可再生的、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承载着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既是尊重历史、传承革命先烈精神的需要,更是广大共产党人汲取前进伟力的需要。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红色资源由于保护缺少、资金缺口大、专业修缮人员缺失等问题正在逐渐消失;有的红色资源由于对历史有记忆的老人慢慢离世、对史料研究不深、宣介不足等问题正在逐渐被遗忘;有的红色资源由于史料匮乏、对史料研究不够严谨,甚至出现错误,引发群众质疑……
部分红色遗迹因存在时间较早,保护方面确实存在难点。但是尽保护红色资源、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首先,从中央层面安排专项资金转款专用,多部门协调推动推进红色资源的甄别、研究、保护,对一些年久失修、破坏严重的遗址实施抢救性保护;其次,加大政策力度,多方面褒扬烈士、关爱烈士遗属,多途径搜集完善整理烈士生平事迹,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让革命精神可以永存人们心中;再次,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在红色景点进行参观、学习的过程中,要坚持文明参观,不破坏一草一木、不留下一纸一屑,让红色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魏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