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乡村建设】走进石窑子乡,看“火红”小辣椒铺就“红火”致富路)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在北京打拼多年,总想着回家做点事儿……我就是想利用自己这些年的一些经验和优势,带着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参与和见证家乡的发展”。在聊起“塞北鄉菋”辣椒酱之余,石窑子乡80后创业者范帅,感触颇深地和我们说起了创办张家口市时来耘转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初衷。
因为工作原因,范帅发现以麻辣为主的川菜、湘菜、火锅等在全国各地大受欢迎,随之而来的是对朝天椒、小米辣、灯笼椒等各种调味用辣椒的大量需求。经过到四川、河南、河北等辣椒种植基地走访调研,考察辣椒品种,学习种植技术,2016年,他在内蒙古赤峰承包了2000亩土地种植辣椒,逐渐积累起辣椒种植、销售的丰富经验。2019年,在外打拼十余年的范帅决定回乡发展。
回乡之初,“看着乡亲们辛辛苦苦种地,一年忙活到头也挣不下几个钱,我心里挺难受的”范帅说,“老家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赤峰相似,种辣椒应该能行,带着乡亲们种辣椒,脱贫增收就有希望”。怀着这个想法,他开始马不停蹄地筹办辣椒种植基地。从最初的几亩试种,到如今的200亩成片集中种植,范帅的朝天椒、小米辣、灯笼椒已初具规模。与此同时,他的公司还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先后带动石窑子乡100多户农民、80多亩土地发展辣椒种植,并与每户签订合同,由公司育苗、提供技术指导,保底回收,用“订单农业”给种辣椒的乡亲们吃上“定心丸”。凭借优良的品种和稳定的销售渠道,丰收的辣椒销路不愁。当年跟着范帅种植辣椒的农户,每亩收入达到了2000元。
2020年,基地出产的400吨鲜椒全部发往重庆、贵州等省份,100吨干辣椒更是出口缅甸等地,实现直接经济效益150余万元。范帅的辣椒种植也发展成石窑子乡乃至目前全区唯一的种植国外“高辣”辣椒品种的综合种植基地。
“辣椒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何不拉长产业链对辣椒深加工呢!”2020年,敢想敢干的范帅决定对自己种植的辣椒进行深加工,进一步提高辣椒产品的附加值。他投资了一流的食品制酱生产线、高温杀菌生产箱、装罐、贴标等现代化生产设备,辣椒酱生产能力达日产3万瓶,“塞北鄉菋”牌辣椒酱正式推向市场,并与扶贫消费832平台、天猫超市等平台合作,积极探索电商销售模式。由于产品种类丰富、品质口感出众,2020河北旅游发展大会上,“塞北鄉菋”牌辣椒酱获得与会专家、嘉宾及消费者们的一致好评。
“去年种植辣椒和生产的辣椒酱都挺不错,今年准备扩大种植面积,……今后还要尝试培育采摘、农耕体验等休闲农业的开发。”谈起以后的打算,范帅坚定地说:“别小看小小的辣椒,只要大家肯干,日子肯定像辣椒一样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