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身高难破“基因天花板”“长高”产品贩卖焦虑

0
分享至

(原标题:身高难破“基因天花板” “长高”产品贩卖焦虑)

“怎么通过健身让自己快速增高?”“矮,选个专业要被学校挑,谈个恋爱要被对象挑,逛个商场要被衣服挑,找个工作要被公司挑,烦恼有谁懂?”“邻居家娃天天拉筋长高了,我家娃也要多拉。”“我奶奶听说骨头汤补钙长个儿,就天天喂我喝,一个暑假过去,我变胖了,就是没长高”……搜索“身高”关键词,网上不乏有人想要突破“基因的天花板”,或者分享“长高”路上的辛酸史。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44岁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别为169.7厘米和158厘米,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加1.2厘米和0.8厘米。6-17岁的男孩和女孩各年龄组身高平均分别增加了1.6厘米和1厘米。

平均身高持续增长,为了不被别人落下,大家都“铆足了劲儿”。

女孩婷婷的父亲身高1米7,母亲身高不到1米6,按照遗传靶身高公式计算,婷婷最终身高理论上不会达到1米6。婷婷的父母不能接受这一结果,怕她因为长不高,遭别人开玩笑和歧视,到处寻医问药,尝试长高偏方,还给婷婷买了一种号称“无惧遗传,补充生长因子,刺激骨骼生长”的保健品。

两岁到青春期的孩子,一般每年长5到7厘米。婷婷服用保健品后一年长高了8厘米,父母很欣慰。可是有一天,婷婷的母亲发现才7岁的女儿乳房开始发育了(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开始出现第二性征为性早熟——记者注)。

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认为,婷婷的性腺轴提前发育,骨龄已经9岁多。由于现在远没有达到与骨龄相匹配的身高,甚至情况还不如服用保健品之前。如果不及时就医干预,以后很可能连1米5都长不到。

像婷婷父母这样担心孩子的身高,焦虑的家长实在不少。记者在某电商平台发现,众多“长高”产品:长高神器、长高钙片、长高激素、长高拉伸器、长高外用产品等等,仅其中一款长高钙片的月销量就有5万多单。

长高钙片真的有用吗?乱用激素会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使用拉伸器会不会拉伤?没人在乎。大家在乎的是,“再见太矮”“挑战大长腿”“再高10-15厘米”等商家标注的噱头。

中日友好医院国际部主任、生长发育门诊主任医师张知新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提倡对人群正常身高范围内家族性偏矮儿童进行药物和其他方式干预。“为了促进生长,家长给孩子服用各种保健品、补品、增高药物,很可能会促使性腺提早发育,骨龄提前闭合,女孩早早来月经,男孩早早遗精。本来女孩能达到遗传身高接近1米6,胡乱使用药物可能最终身高连1米5都突破不了。另外,一些药物还可能影响生理安全。”

既然补品、保健品有风险,那多给孩子喝牛奶、骨头汤,多吃有营养的食物总没错吧?并不是。吃得太多、太好反而可能提前停止生长。

“我的孩子小学时长得快,也比其他同学高,怎么上了初中就不长了?孩子还能长高吗?”这是张知新常常被问的问题。

张知新表示,一般情况下,男孩骨龄在18岁时完全闭合,女孩16岁完全闭合。骨龄从开始到闭合的时间是生长期,就好比盖楼的工期。如果骨龄提前闭合,意味着盖楼的工期被压缩,要是加班加点把楼盖起来,那未来孩子的身高是没问题的。否则,孩子可能达不到理想身高,成“高小孩矮大人”。也有孩子骨龄闭合比较晚,长得慢。在儿童期可能比别人矮,但到青春期却“长高很多”。

“高小孩矮大人”现象的出现、孩子骨龄提前闭合,很可能是家长们对身高要求过高的结果。过量摄入蛋白质可能提早启动性腺,性激素加速骨龄增长,孩子提早发育,长高的时间因此缩短。

张知新发现,在疫情期间,呼吸科、儿科的儿童青少年患者在减少,而内分泌遗传代谢专科在全国的门诊量都在上升,或者至少维持疫情前的状况,很多患儿都是来看性早熟的,并且骨龄往往比正常范围还要高。“孩子在家里的时间增多,时时刻刻都可以吃东西,摄入的肉蛋奶、坚果、零食等比在学校多得多。有些家长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每天给孩子做很多美食,甚至还有人参、海参、蜂王浆等。就像花一样,总浇肥花开得早,就不再长高了。要让孩子充分自然生长,不要有过多的、反季节食物的摄入,否则肥胖、性早熟、提早发育的机会就增加了。”

张知新建议,要科学地认识、对待身高问题。“身高不是越高越好,身高是人类长期进化与环境适应,为满足和适应自身身体各种器官组织的大小及功能活动而建立的最合适高度。不仅是人类,物种也是如此规律,有些瓜果南方的比西北的体积小,这是环境适应和遗传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使然。”(记者 张曼玉)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宁波某商场周年庆挤爆了,停车场爆满!开空调都觉得热

宁波某商场周年庆挤爆了,停车场爆满!开空调都觉得热

琛哥微观
2023-09-25 23:04:38
丈夫出差半年,妻子出轨楼上邻居,丈夫手机监控偷情过程发布网上

丈夫出差半年,妻子出轨楼上邻居,丈夫手机监控偷情过程发布网上

阳阳聊情感
2023-09-25 20:48:52
柯文哲:解放军攻台时,要让14亿大陆人民出来反对,才能保台安全

柯文哲:解放军攻台时,要让14亿大陆人民出来反对,才能保台安全

老闫侃史
2023-09-24 18:50:03
65岁许家印疑似被抓!儿子奢靡生活被曝光,知情人:静等官宣

65岁许家印疑似被抓!儿子奢靡生活被曝光,知情人:静等官宣

阿松谈故事
2023-09-24 17:00:24
旁观俄乌之战超一年,吹嘘东风饱和攻击无敌的人,可以洗洗睡了

旁观俄乌之战超一年,吹嘘东风饱和攻击无敌的人,可以洗洗睡了

葛剑生
2023-09-25 10:08:27
难怪美国对我们下死手,德国媒体曝光:中国都干了什么事情?

难怪美国对我们下死手,德国媒体曝光:中国都干了什么事情?

元元爱科普
2023-09-24 01:01:37
继“调查芯片来源”后,雷蒙多再曝:我对华为的新型手机很是心烦

继“调查芯片来源”后,雷蒙多再曝:我对华为的新型手机很是心烦

老炮儿聊球
2023-09-25 16:17:33
为什么60岁以后,尽量少去看望兄弟姐妹?这是有前车之鉴的!

为什么60岁以后,尽量少去看望兄弟姐妹?这是有前车之鉴的!

南瓜观点
2023-09-25 21:20:01
华为发布会一开,iPhone15全系破发:官网价已成苹果遮羞布!

华为发布会一开,iPhone15全系破发:官网价已成苹果遮羞布!

学霸有话说
2023-09-26 04:13:18
神回复:童年谎言,但这么认真圆谎的家长我还是第一次见

神回复:童年谎言,但这么认真圆谎的家长我还是第一次见

解忧段子杂货铺
2023-09-09 08:15:03
24岁小伙约45岁大妈开房,偷拍整个过程,大妈:一辈子都会有阴影

24岁小伙约45岁大妈开房,偷拍整个过程,大妈:一辈子都会有阴影

青史录
2023-09-19 19:03:40
研究揭秘运动和衰老关系,3种运动反而加速衰老,50岁后别随便试

研究揭秘运动和衰老关系,3种运动反而加速衰老,50岁后别随便试

营养time
2023-09-07 07:25:27
1996年,钱伟长参观华为,告诫任正非:别向外国人低头

1996年,钱伟长参观华为,告诫任正非:别向外国人低头

倩倩财经
2023-09-22 07:08:38
纪委回应网曝校长副校长不雅聊天记录:正在调查

纪委回应网曝校长副校长不雅聊天记录:正在调查

次元君情感
2023-09-25 20:37:11
1999年,四川父亲趁儿子外出,霸占儿媳妇6年,引发一桩伦理悲剧

1999年,四川父亲趁儿子外出,霸占儿媳妇6年,引发一桩伦理悲剧

雨天曼曼
2023-09-25 12:36:23
谁家公司啊,国庆中秋敢这么放!

谁家公司啊,国庆中秋敢这么放!

创作者_1476691578193
2023-09-21 09:30:05
退休金过万的人到底有多少?今天就来“透个底”,这就是现实!

退休金过万的人到底有多少?今天就来“透个底”,这就是现实!

一口娱乐
2023-09-24 23:12:39
名医提醒:摧毁你健康的,是人人信以为真的这六大“好”习惯

名医提醒:摧毁你健康的,是人人信以为真的这六大“好”习惯

健康老西医
2023-09-19 07:55:39
国乒冲击亚运2冠!孙颖莎决战日本,王曼昱遇考验,樊振东无压力

国乒冲击亚运2冠!孙颖莎决战日本,王曼昱遇考验,樊振东无压力

小李子爱体育
2023-09-26 03:46:45
体彩大乐透第23111期开出3注917万一等奖,分落河北、云南两地

体彩大乐透第23111期开出3注917万一等奖,分落河北、云南两地

潮乐无限
2023-09-26 00:54:39
2023-09-26 05:28:49

头条要闻

官方:中欧同意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

头条要闻

官方:中欧同意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

财经要闻

命悬一线的家乐福 在四年前就做错了选择

体育要闻

从无家可归到英超新贵 他们20年惊人逆袭

娱乐要闻

43岁张柏芝状态好 穿露背裙身材吸睛

科技要闻

华为发多款新品:黄金腕表领衔 售21999元

汽车要闻

升级8155且有8AT 15万级不会错的7座SUV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数码
教育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中秋夜将上演“超级月亮!

亲子要闻

爸爸带娃居家锻炼 “一个敢练 一个敢站 一个敢看”

数码要闻

搭载17英寸OLED,LG首款折叠屏笔电10月初开卖,超2.7万元

教育要闻

百考不厌!看完这个视频,老师教你两分钟搞定不定代词

军事要闻

俄黑海舰队总部大楼被炸 有乌媒称舰队司令身亡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