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改变人生,将来你们走上社会,要靠知识要靠技能为人民服务……”4月6日下午,在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举办的“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暨“劳模创新工作室”揭牌仪式报告会上,沧州市“大国工匠”劳动模范李德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成功经验,向在座的200多名师生上了一堂坦诚而感人至深的励智课。
举办“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阐释的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化全社会的劳动教育,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
据介绍,沧州医专已经成为全国双高建设单位,是河北省最好的医学专科院校,2021年沧州市政府和沧州医专确立了高质量发展和升本建设的目标。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学校探索创新服务发展大局推出的一个新平台、新载体,对于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提升师生员工素质、推动学校创新发展再上台阶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天,与会师生观看了“大国工匠”李德系列视频短片合集,聆听了李德所作的“我的环卫情,我的创新梦”报告,感受了李德用笃定坚实的脚步走出了环卫工人的尊严坦途,用污泥遍布的手掌擦亮了大国工匠的金字招牌的执着艰辛、坚守和淡定。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在“劳模创新工作室”揭牌仪式上,该校党委书记刘健为李德颁发“劳模创新工作室”大师聘任证书,并和李德一起为“劳模创新工作室”揭牌。
据了解,李德,1962年11月出生,河北沧州市运河区环境卫生管理站站长、党支部书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技术能手,2018年8月入选“中国好人榜”。截至目前,他进行的123项技术革新有10项获国家专利、4项填补国内特种设备领域空白,成功改造20多辆环卫车,为国家节约改装资金数百万元,被群众誉为“新时代的时传祥”。
沧州医专校长才晓茹教授在致辞中点明了“劳模进校园”活动的意义并勉励在校师生。她说,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今年首场“劳模进校园”活动暨“李德劳模工作室”揭牌仪式,是希望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鼓舞同学们,以崭新面貌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学校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一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杰出工匠人才引领示范作用,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二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劳模精神和劳模事迹的学习,让新时代青年学生从劳模成长故事中感悟成长,学会思考如何面对挫折、面对困难,在失败和挫折中吸取教训。
荣誉弥足珍贵,坚守愈加重要!“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2021年,我们希望能够以“劳模工作室”这种方式,全校师生以劳模为榜样,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植根于沧州医专这片土地上,凝聚思想智慧,勇于担当使命,做一名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创新者,为沧州医专高质量发展和升本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该校党委副书记张中兴主持了“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暨“劳模创新工作室”揭牌仪式。他总结说,“大国工匠”劳动模范李德的讲座揭示了六种精神:一是奋斗精神,“我命由我不由天”,敢于不向命运低头;二是做事求精精神;三是创新精神;四是社会责任与担当;五是要有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方向;六是奋斗精神,不屈不挠执着坚守。
张中兴勉励同学们说,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像李德先生一样的“大国工匠”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薄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希望全校师生员工以李德先生为榜样,以“大国工匠”为榜样,发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努力争做新时代“四有”教师、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徐亮 宗克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