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清明节的夜晚,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大厅像往日一样的繁忙。脑出血的、急性心梗的、急性心衰的危重患者一个挨着的一个来。
我在抢救大厅带组值班,生怕有落下看不到的患者,于是不停巡视。21:15,一位患者被家属推进抢救大厅,只见他瞪着双眼、口唇紫绀,双上肢屈曲,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可见“三凹征”(患者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的凹陷)。十余年急诊工作经验告诉我,患者是上气道梗阻。
我直接了当地问家属:“有没有可能被卡着喉部了?”家属想了一下,回答说:“有可能!他得过脑血栓,平时说话就不太清楚,今天我给了他一块儿苹果就去干别的活儿了,回头一看他就这样完全不能说话了。”
在家属几句话的叙述里,我迅速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脑血栓后遗症、苹果、不能言语……再次确认我的预判:异物卡喉。此时如果不能迅速取出卡在喉部的食物,患者随时会窒息而死。
这是一位脑血栓后遗症长期卧床的患者,有驼背和身体僵硬的情况,我们不能判断食物是否已被部分嚼碎,在这种情况下无法采用常规的“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取出卡喉异物。
考虑到以上的困难,我立即拿出抢救车上的可视喉镜,又拿来镊子和止血钳,并让护士准备好吸引器以防食物已被嚼碎无法夹出,准备为患者取出卡喉的异物。万事俱备,可患者却因缺氧牙关紧咬。就在他张口喘息的瞬间,我趁机快速插入喉镜叶片,拨开舌头,一大块浅黄色的苹果镜下可视。我小心翼翼用镊子夹取,生怕夹碎了苹果让它滑入更深部的气道(苹果将更难取出,患者将更危险)。万幸,苹果没有碎!
取出苹果块,患者重新自由呼吸,口唇很快恢复红润,也能慢慢地发出微弱声音。我也松了一口气。
温馨提示
给老人喂饭不能着急,待老人将口腔中的食物全部咽下后再喂下一口,喂饭时要保持周围环境安静,不能说笑,并密切注意及时发现误吸及异物卡喉。
老年人进食时最好采取坐位,不能坐起的应采用> 45°的半卧位。进食后要保持坐位或半卧位30 min 以上。
患有脑血管、神经系统疾病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可进食糊状食物,糊状食物可降低不能自理老人的误吸及异物卡喉风险。(梁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