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上午,在张家口市人民公墓遗体器官捐献纪念园,张家口市红十字会、河北北方学院举行“缅怀无言恩师 感恩生命礼赞”——遗体器官捐献纪念活动。张家口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刘晓彤、张家口市政协副主席,河北北方学院副院长张辉、公墓管理处主任贺永胜、张家口市红十字会全体工作人员、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属代表、河北北方学院基础医学院教师和学生代表齐聚于此,共同表达对捐献者的哀思和敬意。
参与活动人员为遗体器官捐献者默哀,并向捐献者敬献鲜花,缅怀遗体器官捐献者,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对奉献的感恩,传承和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张家口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刘晓彤在讲话中强调,遗体器官的捐献,对于医学教育、科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遗体器官捐献事业进入我国的时间尚短以及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遗体器官捐献还处在起步阶段。近年来为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制定了《张家口市遗体器官捐献条例》、《张家口市眼角膜捐献条例》等文件,使得捐献工作有章可循,规范管理;同时在河北北方学院成立遗体捐献接收站,宣传遗体器官捐献工作。截止目前,张家口已有29人成功完成遗体器官捐献,其中成功捐献遗体14人,器官4人,眼角膜11人。登记遗体、器官、眼角膜捐献志愿书的人数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张家口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刘晓彤讲话
张家口市政协副主席,河北北方学院副院长张辉讲话
对无语良师表达了深深的感谢,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队伍中,对我国的医疗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先人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北方学院的师生们应该继续砥砺前行。
公墓管理处主任贺永胜讲话
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属发言
生命固有限,精神永长存,捐献者的奉献无言续写了斑斓画卷,谱写了促进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澎湃旋律,捐献者们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召着更多志愿捐献者加入到这个神圣的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