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将发展大局置于巡察工作的重要位置)
巡察工作要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坚决保障党的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既要注重发现问题,也要注重推动解决问题。尚义县委巡察工作始终坚持这一原则,在从2020年启动的第七轮巡察中典型事例数不胜数,以傅长江为组长的第四巡察组巡察宣府夭村的事迹就是其中之一。
01
深查实找 发现问题
2020年7月,县委第四巡察组入驻巡察宣府夭村。
宣府夭村属小蒜沟镇,地处我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的深山区,紧傍友谊水库,环境优美但交通不便,曾是有名的贫困村。在几年的脱贫攻坚中,在县委、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依据优势发展起了以牛羊养殖为主的特色产业,修通了通村硬化路,推动了村容村貌整治,实现了全部脱贫户稳定脱贫,达到了村美人富。
但在巡察过程中,巡察组敏锐地发现,每天八九点钟本来干净整洁的村内街道上,就满是牛羊粪便。尽管村内设置有保洁员,但打扫任务很重。傍晚牛羊回村,牛羊粪便又会落满街道。
友谊水库是官厅水库的上游水源地。官厅水库是首都北京的重要水源地。可以说,宣府夭村环境卫生好坏,势必对首都北京的饮水安全造成影响。
发现问题,就要深追。巡察组立即召开了村干部、村民座谈会。座谈会上,村民表示:牛羊养殖业是主要收入来源,产业暂时很难转型。村“两委”干部提出,改变村庄目前状况的最好办法就是建设环保生态的规模养殖园区,将村庄垃圾集中运往村外进行环保处理。村书记樊俊说,村里也早就发现了这一问题,也与镇、县相关部门沟通联系过,但由于本届“两委”干部当选时间不长,虽然也努力过,但始终没有结果。
02
多方协调 解决问题
巡察工作的首要重点,是发现问题。问题已经发现了,是单纯的进行反馈,还是积极主动推动问题解决?第四巡察组的答案是坚决推动问题解决。
垃圾转运、集中处理,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巡察组立即与县住建局领导进行了沟通。县住建局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决定由承包城乡环卫的金沙田公司给宣府夭村分配了一辆垃圾臂挂车,并由公司负责村庄生产生活垃圾的日常转运。
垃圾集中外运进行环保处理,只是解决宣府夭村环卫问题的第一步。长远来看,只有建设生态环保的规模养殖园区,才是治本之策。但建设规模养殖园区不是小事,需要大笔资金,需要通过镇、县进行项目申报,需要进行占地、环保等各项审批。作为刚刚脱贫的贫困村,村庄积累有限,要进行这么大的规模的建设根本不可能。
第四巡察组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四次协调县国土局为圈舍建设进行选址备案,两次协调县环保局为圈舍建设作环评备案,三次去县农业农村局协调圈舍指标,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一座面积2400平米的标准化牛羊养殖园区终于在村东头空地成功建成,全村牛羊全部集中到园区。规模养殖园区的投运,一举改变了村庄的脏乱状况,也为村庄产业兴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更为“首都两区”建设、确保首都水源供应作出了贡献。
03
主动跟踪 确保功效
主动回访、跟踪问效,始终是尚义县委巡察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宣府夭村巡察工作结束后的一个月后,第四巡察组对村民、村“两委”干部进行了回访。回访中,村民对巡察工作成效赞不绝口,特别是对养殖园区建设深怀感激。同时,巡察组也察觉到了村“两委”干部对项目建设资金的担忧。因为今年县委、政府决定将圈舍资金进行集中使用,主要用于“空心村”集中安置地的规模园区配套建设。村书记兼村主任樊俊忧心重重地说:“园区建成了,如果资金不落实,园区就成了村庄的负担,几十万的债务压在头上,村庄很难发展啊!”
村庄的困难,就是巡察组的“头号”任务。以傅长江为组长的第四巡察组立即与小蒜沟镇党政主要领导、主管同志进行了联系,与县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主管领导、负责同志进行了沟通,决定从镇、从农业农村局进行申报,“以奖代补”落实了宣府夭村养殖园区建设资金72万元。当前资金已经到位。
村书记兼村主任樊俊在得知资金到位的消息时,感慨地说:“党的巡察,不仅推动了我们更好、更高效的工作,也为我们解决了实际困难,巡察组真正是基层的贴心人啊!”
近期,村“两委”干部和部分村民代表专程来到县委巡察办公室,送上了一面锦旗,锦旗上绣着两行金色大字:“真巡实察办实事,服务基层解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