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来自邯郸市的马女士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0989例、河北第504例、邯郸市第12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挺好的,放心吧!”这是在采集室内,当工作人员询问马女士的状态时,她一直面带微笑回答的话语。马女士,邯郸市曲周县一所卫生院的中医医生,也是今日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
回想起加入中华骨髓库的故事,马女士娓娓道来。“2011年,我记得很清楚,是在我们县红十字会组织的造血干细胞宣传采样活动中。”马女士说道:“那一年,我了解到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我是医生,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所在,就留下了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加入中华骨髓库的马女士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是入库志愿者,只是没有想到,“髓”缘真的来到了自己的身上。“去年9月的时候,我去邯郸市里参加培训,路上接到了咱们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告诉我有一名血液病患者跟我初配成功了,问我愿不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马女士在电话中便回复了愿意捐献,“如果有病人需要,那我就会捐献。”
医者仁心,马女士作为一名医生,深知把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来的意义。回家后,马女士便将此事告诉了爱人,爱人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从网络上查阅了很多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资料,了解到捐献对马女士的身体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十分支持她的决定。
采集当天,马女士躺在采集床内,爱人在身边照顾陪伴,还有来自省红十字会、邯郸市和曲周县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在一同帮忙,这让马女士十分感动。“今天能在这里通过自己的血液挽救一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离不开各位工作人员和其他志愿者的照顾。自参加工作近17年来,虽然也通过自己的医学技术缓解了无数患者的痛苦,但这次直接挽救患者的生命,方式更直接、意义也更大!”马女士说。
经过采集,286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液被工作人员送去患者医院,这份“生命种子”带着温暖和祝福将在患者的体内焕发新的生命力。面对广大的社会爱心人士,马女士也呼吁:“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中华骨髓库,尽自己的力量,挽救更多血液病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