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无私扬激情 以奉献促和谐‖管中三附小扎实开展志愿公益服务活动)
管道局中学第三附属小学始终坚持以奉献、服务为理念,扎实开展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大力传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营造校园崇德向善、无私奉献的文明风尚,让公益事业深入人心。
志愿团队 营造浓厚氛围
管中三附小健全各项服务制度,专门成立了由校长时银柱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同时,学校教师已经全部注册为河北省志愿者。组织公益活动时,学校做到有计划、有时效,有记录、有总结、有表彰,并在学校显著位置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扬。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奋力拼搏,成果喜人,2020年先后荣获河北省绿色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单位等荣誉。
志愿服务 引领文明风尚
管中三附小与安次区得胜口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定期组织帮扶活动。疫情期间,学校与湖北神农架林区九湖中心学校结为手拉手学校,组织十名志愿者一对一进行心理疏导,共同开展少先队活动。
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24名党员志愿者每人与一至两名问题学生结对帮扶。暑假期间,党员、教师冒着酷暑在西昌路段开展捡烟头、清理垃圾、文明导引、文明宣传、监督“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情况等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支持创城。
在疫情排查期间,党支部24名党员除一名休产假、一名在外地,其余22名党员和部分教师全部到社区居委会报到,直接参加疫情排查工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邓雅副校长主动请缨,协助国际花园社区开展核酸检验。后来响应市委组织部的号召,在管中纪委书记李建伟的带领下,深入到安次区杨税务乡政府进行包联值守,直接到一线组织排查疫情。每天晚上回到小区,协助做核酸检测,为居民进行心理疏导,发挥了党员模范先锋作用。
青蓝工程 传承希望
学校举办了青年教师拜师会,11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自愿与16名青年教师帮扶结对,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无私地传授给青年教师,发挥名优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教育关爱 解后顾之忧
为切实解决好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我校24名教师积极主动对27名在本校就读的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子女进行了结对帮扶,成立关爱工作组,落实关爱措施,全面摸清学生底数、加强学习生活指导、注重人文情感关怀、强化宣传舆论引导,竭尽所能,让孩子们有师可依,健康成长。为白衣天使们解决后顾之忧,助力医护工作者以更好的状态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爱心行动 温暖众人心
学校成立家长志愿服务队以来,3名家长志愿者长期在校门口进行安全护导;学校举办大型活动时,多名家长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校外辅导员马贺年十年如一日在校门口进行安全护导,在学校协助下创办了四点钟课堂,把放学后没人来接的孩子组织起来写作业,被评为感动廊坊十大杰出人物、河北省道德模范。
爱心捐助,热心肠。每位教职工积极参加了每年例行的“一日捐”救助活动;2020年2月,管中三附小少先大队部组织辅导员和少先队员志愿者为湖北慈善总会捐款2万余元;母亲节快板少年甄乙萱参加了红十字会义演活动;中秋节,志愿者赴弘德家园慰问孤寡老人,送去月饼并进行了义演;端午节志愿者走进孤儿院为孩子们送粽子及生活用品。
公益活动的扎实开展,让师生们对公益事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许多师生们自发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为公益活动做奉献,涌现出最美蓝天卫士时心怡 、关爱空巢老人的刘慧娜老师、关注孤儿的张军主任、资助贫困生的窦艳杰老师、开展国学吟诵的齐洁老师等优秀志愿者。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着公益活动的广泛开展,管中三附小的志愿者们在一个个爱心满满中,传承着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引领着奉献、服务的文明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