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运河有悠久的历史,京杭大运河无疑是其中最重要和最宝贵的历史遗产,更是中华文明的一张生动名片,展现出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文化生命力。
京杭大运河从沧州腹地穿行而过,蜿蜒流淌,惠泽着沧州这片土地,为沧州带来了旖旎的自然风光,也孕育了灿烂的运河文化。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行走大运河,领略大运河沿岸的风光,感受运河文化的魅力与内涵。
寻根大运河,追逐杂技梦
吴桥县是京杭大运河从南到北进入沧州的“第一站”。大运河吴桥段贯穿吴桥全境,地表形态蜿蜒曲折,蔚然壮观。这条古老的运河穿境而过,养育了吴桥的百姓,孕育了吴桥丰富的杂技文化。
在过去,吴桥的杂技艺人外出演出,被称之为“闯码头”,因为不管是南下还是北上,走的都是运河。还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毫不夸张,这就是杂技在吴桥的普及程度。即便是在全球,吴桥也在杂技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世人誉为“世界杂技艺术的摇篮”。
吴桥杂技大世界就是生长在这块沃土上的一朵旅游奇葩,也是天下独一无二的民俗杂技文化旅游度假景区。这里设有江湖文化城、杂技奇观宫、魔术迷幻宫、滑稽动物园等八大景点,各景点以真人绝技表演为主线,一步一景,景景神奇。吴桥杂技大世界作为杂技历史文化的结晶,是我国千年杂技文化遗产的生动再现。
百岁“糯米河”默默守护运河百姓
跨越千年的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一路向南逶迤而行,河流过往之地,无论是雄浑旷达的一马平川,还是玲珑隽秀的小桥流水人家,均被其宽厚的胸怀宠爱着,呵护着,包容着。
在河流过往之地,有一条不同寻常的运河故道,那是谢家坝,远远望去,就像一弯明月横卧在悠悠河面上。这座坝也称为“糯米大坝”,是先人们用灰土加糯米浆夯筑的古河道,全长仅218米,被作为中国京杭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58个遗产点之一,受到世人关注。
香涛故里 文脉流芳,探寻张之洞故里
京杭大运河流经之地,有一座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称为南皮。这里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大运河文化都在此汇融,形成了独特的南皮文化,涌现出西周大将尹吉甫、唐朝宰相贾眈、晚清重臣张之洞等历史名人。
清臣张之洞,如今已成为南皮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来南皮,最值得一去的是张之洞纪念馆,位于南皮县文化展览中心内,与南皮县历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王蒙馆一起,成为一张浓缩地域文化精神的名片,也成为沧州运河文化旅游的一方新阵地。
工匠精神,让“泊头制造”的名片熠熠生辉
沧州泊头历史悠久,文脉流长,始建于东汉,初兴于隋唐,建镇于金代,因运河漕运而兴,因古道驿站闻名。大运河从泊头市中心而过,不仅滋灌出沿途林木苍翠,繁花似锦的秀美风景和别具一格的运河风情,还孕育出泊头独特的运河文化。
“哪里有铸造,哪里就有泊头人”,这句俗话广为流传。泊头铸造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影响是依靠运河而实现的。后来,泊头铸造闻名全国,曾与广东佛山、江苏无锡并列国内三大铸造基地,素有“铸造之乡”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