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法院动态】聋哑人打官司咋开庭?涞水法院庭审现特殊使者)
3月10日,涞水法院刑事审判庭开庭审理一起盗窃案件,与普通案件不同的是,被告人吕某为一名聋哑人。涞水法院受理该案后,为充分保障被告人诉讼权利,庭前向涞水县法律援助中心发出指定辩护通知书,为被告人指定了法律援助律师,向高碑店市特殊教育学校去函,邀请该校教师出庭进行手语翻译。当天的庭审少了平日法庭上唇枪舌剑的画面,略显安静却又格外暖心。
因疫情防控要求,被告人在看守所出庭,为了确保庭审顺利进行,信息化处工作人员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持,巧借“手语+文字”方式审理这个“无声案”。
庭审过程中,审判员通过手语老师的手语认真核对被告人基本信息、耐心细致告知其诉讼权利义务、有条不紊完成法庭调查、充分完整发表辩论意见并保障被告人最后陈述权利。最终在手语老师的协助下,法官、公诉人、辩护人与被告人克服了语言交流的障碍,顺利完成庭审过程,该案将择期宣判。
聋哑人作为特殊社会群体,理应得到社会更多的关心与帮助。涞水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及时开辟了“绿色通道”,为其扫除诉讼障碍,保障了该案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实现。承办法官耐心、细心的服务体现了司法人文关怀,整个庭审活动以“无声”的方式彰显了看得见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