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百年风华·党史回眸】 党史上的今天)
1935年3月10日
毛泽东提出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
1935年3月10日,毛泽东出席在狗坝(今苟坝)召开的中共中央负责人会议,会议讨论进攻打鼓新场(今金沙县城)的计划。毛泽东发言提出不能打固守之敌,不能“啃硬的”,应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毛泽东的意见未能多数得到与会者的赞成。11日晨,周恩来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再次召开中央负责人会议,决定放弃进攻打鼓新场计划。随后,毛泽东鉴于作战情况瞬息万变,指挥需要集中,提议成立三人团全权指挥军事。在渡乌江之前,中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团。
1950年3月10日
朱德提出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
1950年3月10日,朱德在空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提出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
讲话指出:我们建设空军,首先是要配合其他军种完成解放台湾、海南岛的任务,做到在一定的领海和领空上初步取得制空权。然后,逐渐地建成一支完全新式的、强大的人民空军。空军能不能建设好,掌握技术是个关键。所有的人员都应当学会技术,政治工作人员也要懂得技术,把政治和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
1959年3月10日
人民解放军开始平定西藏武装叛乱
资料图片:被俘获的西藏叛乱分子
1959年3月10日,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撕毁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发动武装叛乱。
3月20日,解放军驻藏部队奉命进行平叛作战。22日,中共中央发出在平息叛乱中实行民主改革的指示。
28日,国务院发布命令,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地方政府职权,由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代理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
1960年底,西藏民主改革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获得翻身解放。
1973年3月10日
中共中央决定恢复邓小平党的
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
1973年3月10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党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的决定》。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邓小平失去一切领导职务。1969年至1973年间,被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1972年8月14日,毛泽东对邓小平同月3日的一封来信作出重要批示。
根据毛泽东的批示精神,1973年3月10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党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的决定》,恢复邓小平的党的组织生活,恢复他的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由国务院分配他担任适当工作。
4月12日,邓小平出席周恩来举行的欢迎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从柬埔寨解放区回到北京的招待会,在国务活动中公开露面。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一大批老干部复出任职,对于在中央领导层抑制江青集团的胡作非为,为后来的历史转折准备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1978年3月10日
邓小平:扎扎实实地干能才表现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978年3月10日,邓小平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中指出: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要扎扎实实地干。什么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总是要表现它的优越性嘛。它比资本主义好在哪里?每个人平均六百几十斤粮食,好多人饭都不够吃,二十八年只搞了二千三百万吨钢,能叫社会主义优越性吗?干社会主义,要有具体体现,生产要真正发展起来,相应的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够逐步提高,这才能表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992年3月10日
中央进一步支持上海浦东新区开发
初具规模的上海浦东新区
1992年3月10日,上海市市长黄菊向中外记者宣布,为了进一步支持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中央在1992年年初又给上海扩大5类项目的审批权和增加5个方面的资金筹措权。
这次增加的优惠政策主要内容是:
1.授权上海市自行审批在外高桥保税区内的中资和外资从事转口贸易的企业;
2.授权上海市自行审批浦东新区内国营大中型企业产品进出口经营权;
3.扩大上海市有关新区内非生产性项目的审批权;
4.扩大上海市有关新区内生产性项目的审批权,总投资2亿元以下的项目,可以自行审批等。
2004年3月10日
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
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本质要求。
他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