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救的目的
维持生命、防止伤病恶化、促进伤病恢复
二、急救程序
观察环境:
环境危险因素观察和评估
①首先确认环境有无危害急救者及伤病者的危险因素,确保自己及伤病者的安全。
②有危险因素时应首先将其排除,无法排除时应呼救待援,不要随意进入现场。
③确认现场无危险因素后迅速进入现场检查伤病者。
判断呼救:
①判断意识、呼吸:呼唤患者时轻拍肩部(左右两次)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看时间。
②呼救援助,安排旁人同志抢救,准备除颤器、简易呼吸囊。
判断脉搏:
判断:触摸颈动脉无脉搏、观察肢体有无活动(判断意识、呼吸和脉搏的时间在10s内)。
取复苏体位:
①去枕仰卧位,置于硬板或平地上。
②胸外按压:按压部位:胸骨下1/2段,或剑突上2指处。
③按压方式:双手掌跟重叠,十指相紧扣,双臂绷直,垂直按压胸骨。
④按压深度:5cm以上。
⑤按压频率:100次/min以上(大于30次/18秒)。
人工呼吸:
①打开气道,清理呼吸道。
②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每次吹气时间不少于1秒,吹气是否有效与胸廓有伏为标准。
CPR循环:
①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 30:2。
②每五个循环(约2min)判断呼吸,循环体征1次。
③持续半小时无效,宣布死亡。
④出现复苏有效指征,进行下一步。
三、申请急救服务
拨打急救电话120,求助者应等待接电话者完全接收到信息并示意后才可挂断电话。
电话内容包括:
①此案场联络人的电话、姓名。
②意外事件发生的地点(必要时可说明到达现场的途径)。
③意外事件发生的过程、种类。
④意外事件中伤者人数。
⑤意外事件中受伤情况(受伤种类及其严重程度)。
⑥特殊说明(如需要接近被困伤病者或解除伤病者缠压物等)。
⑦要求接听者将内容重复一次,确保资料准确无误。
上述求助工作可交友其他人完成。
四、急救员应注意自我保护,预防感染
①佩戴手套、口罩。
②避免被尖锐物品刺伤。
③使用人工呼吸面膜、面罩。
④处理伤病者后及时洗手。
⑤处理严重出血者,如救助动脉破裂出血的伤病者时,应带上保护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