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走进位于冀州区冀州镇的12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暨现代都市型功能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现场,施工工人们有的安装光伏发电板,有的铺设输电线路,有的铺设供水管道,处处是一片繁忙的劳动景象。而一块块深蓝色光伏发电板在早春朝阳的映衬下,仿若一块块晶莹剔透的钻石,闪烁着璀璨耀眼的光芒,绽放着助农增收的希望……
今年以来,冀州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大力弘扬“三牛”精神,充分发挥12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对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全力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园区,为百姓铺就了一条“绿色”致富路。
农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优势产业助力。该镇聚焦“产业兴旺”,首先对全镇闲置和利用率低的土地进行了大摸排起底,并坚持因村施策、因地制宜,结合镇情、村情实际研究发展对策,最终通过多方考察、积极对接,成功引进了新疆特变电工12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与此同时促成新庄村、辉冢村两个村近5000亩土地的流转,其中3000亩土地用于农光互补项目,其他土地用于规模化农业园区种植,既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以前自己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刨去种地的成本开支,一年剩不下几个钱,现在土地流转出了,自身劳动力也从土地中获得了解放,除了可以拥有一份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还可以外出打工,这样算下来,一年能增收好几万呢!”附近村民牛国强掩饰心中的喜悦。
为全面优化发展环境,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该镇专门成立农光互补项目专班服务小组,积极跟进协调各职能部门,在跑办手续、简化流程上提速增效,全力以赴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截止目前,该项目已建设完成70兆瓦,预计4月底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预计项目全部建成后可纳增值税约700余万元,光伏发电年收益可达6000万,并直接带动周边村约200名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由于家里有小孩,无法出远门打工,以前我还发愁如何能增加一份收入,现在这个家门口的‘大项目’,为我们这些年轻劳动力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现在我既可以在这里打打零工,又可以照顾好孩子,心里踏实多了!”附近村民苏凤珍在农业园区打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于这个建设在家门口的农业项目,她拍手称快。
除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光互补项目的成功落地,对于促进清洁能源生产,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发展同样着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该农业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平均每年可提供清洁电力1.8亿千瓦时,进而极大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的排放量。“下一步,我们要以现代农业精品园区为依托,致力于打造集观光、科普、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旅游项目,推进光伏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进而全方位、立体化打造新型富民产业!”冀州镇镇长孔德龙信心满满的说。(供稿人:樊加伟 杨洋)
图为:冀州镇12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建设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