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的山水画、传神的人物画、感人的抗疫画……一把把细沙在黄骅“沙画达人”孙俊杰的巧手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2011年,36岁的孙俊杰初识沙画,就被它独特的魅力吸引。
10年间,她痴迷于沙画创作,已在当地小有名气。她常说:“沙画最能使人心静,自己非常享受沙画世界中的美好,也希望将这份美好通过沙画传递给更多人。”
指尖艺术传递美好与感动
一捧金黄色的细沙,一个方正的沙画台,沙子在孙俊杰灵巧的指尖凝聚飞舞,时而变成一座挺拔的山脉,时而成为一条蜿蜒的河流,时而又成为背负行囊逆行的抗疫英雄。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广大医护人员勇敢“逆行”、舍生忘死的场景深深印在了孙俊杰的脑海中。“虽然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走到抗击疫情第一线,但我希望能够通过沙画将这份大爱传递出来,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为此,孙俊杰以医护人员为讴歌对象,用指尖艺术创作了沙画作品《致逆行者》。
“其实,最初我并不了解沙画,就是偶然间看见,感觉特别震撼。”2011年初识沙画,孙俊杰才知道,原来流沙还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表达出不同的情感。这一捧细细的沙子,从此点燃了孙俊杰沙画创作的热情。
10年间,孙俊杰潜心创作,已成为黄骅市小有名气的“沙画达人”。一撒、一拂、一捻,一个个瞬间画面串起来,黄沙在孙俊杰手中不再是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而是温暖、动人的故事。“沙画,最难的还是手上功夫。沙子不像笔,撒出去的沙子关键是要控制好数量,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孙俊杰说,创作时,一把沙子抛撒下去,要根据沙子在沙画台上出现的不同肌理来创作。她希望自己创作的沙画被赋予更多意义。
创作文明城市主题沙画
黄骅西湖公园罗马柱、爱心粥、西湖书屋……一系列画面,在“沙画达人”孙俊杰的一双巧手下,通过沙画的形式一一展示出来。谈起曾经用沙画为黄骅市委宣传部“阳光黄骅”微信公众号创作文明城市的主题沙画创作,孙俊杰满脸洋溢着自豪。
“西湖公园罗马柱的画面,是黄骅的一种标志;妈妈带孩子在公园往垃圾箱放垃圾的画面,体现着市民素质;爱心粥屋的画面,体现着城市的‘温暖’……”说起创作的文明画面,孙俊杰满是喜悦。
多年来,经过专业老师的指点及自身的潜心钻研,孙俊杰逐渐对沙画创作有所造诣,也时常用创作的沙画来做公益。她曾多次受邀为黄骅各单位制作公益沙画并演出;曾连续三年为黄骅市春晚创作表演沙画《心中有爱》《父子》《父亲》;曾为滨海新区改革开放四十年创作沙画《我们的四十年》……
孙俊杰还把沙画艺术带入寻常百姓家,让黄骅市民感受沙画的独特魅力。她曾用沙画为黄骅市一家幼儿园设计了父母课堂,得到学生、家长的喜爱。还曾用沙画为消夏晚会黄骅报社专场设计了《家风》专栏,让更多读者喜爱上沙画艺术。也曾用沙画为黄骅广播电视台设计了父亲节的栏目片断,感动的场面让观众们潸然泪下……
创办起了沙画工作室
细细的沙子经过轻轻抛撒,在孙俊杰手指灵活地勾勾点点下,演绎出一幅幅指尖上的艺术。身为黄骅人,孙俊杰发现,沙画市场在黄骅缺口较大,优秀的沙画师更是稀缺。凭借对沙画的挚爱,孙俊杰先后到石家庄、北京等地,和专业沙画老师学习相关知识,并萌生了辞职创业的想法。
2015年,孙俊杰创办了自己的沙画工作室,系统地教孩子们沙画创作,而工作室的创办也填补了黄骅市乃至周边县市沙画领域的空白。
“最着迷的时候,我每天晚上等孩子睡觉以后就开始创作,经常晚上十点多开始,画到凌晨三四点。”对沙画了解越多,孙俊杰就变得越痴迷。孙俊杰笑着说,沙画台约有一米高,大部分时间都是站着创作,但她一点儿也不觉得累。
沙画课上,孩子们在孙俊杰的讲解下认真创作,沙画台上一会儿出现一只小金牛,一会儿又变成一片森林,每次孙俊杰都会用心拍下他们的沙画作品,在朋友圈“炫耀”。看着学生们的沙画技艺不断提高,她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欣慰,学生也从最初的五六人发展到如今的近500人。
“用双手画出各种沙画,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我要一直坚持下去。”孙俊杰憧憬着,将沙画的美妙传递给更多人。(高箐 李冠达 邢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