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河市大力推进科创园建设系列报道(二) 保障机制叠加 夯实科创基石)
搭建平台是基础,让企业顺利落地是关键,实现企业健康发展才是核心。三河市通过资金集中、人才集聚、服务集结“三套马车”强力驱动入驻科创园企业走上发展“快车道”。
三河市瞄准资金集中的“支撑点”,建好企业发展的“加油站”:多样化的政银企对接,强有力的银行联合注资,强大的廊坊财信基金和三河产业引导基金撬动功能,极大地拓宽了园区及企业的融资渠道。三年来,各金融机构累计对园区及相关企业发放贷款650多亿元。
三河市在全省率先推行工业标准厂房分割转让措施,允许土地性质为工业仓储用地并取得土地、规划、建设等合法手续的厂房进行分割转让,为企业解决因抵押物缺失而无法融资的难题。
该市鼓励引导金融机构通过专利质押、产品质押等融资方式,加强对科创园建设的信贷投放。落实技改、研发补贴等各类政策奖励扶持资金,三年来累计向科创园企业发放奖励扶持资金1.089亿元。
欧伏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红蕾说道:“在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通过专利质押,我们欧伏电气获得了5000万元贷款的资金支持。这笔资金有效解决了我们当时……的难题,实现了工艺上的新突破。”
三河市把握人才集聚的“引爆点”,增强企业创新“源动力”: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对作出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给予奖励,为企业人才落户、住房、就医和子女入学等提供服务,吸引集聚各类人才3.5万名。
域内8所大学与科创园对接,每年培育各类人才1.8万名,充分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他们实施企业家进高校、百人培养工程开拓企业负责人、招商团队视野,为科创园培育了一批高素质运营管理人员。
该市锁定服务集结的“靶向点”,涵养亲商安商“硬功夫”:在科创园推行“店小二”式服务。政企面对面座谈会使出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企业评部门使部门服务不断优化,服务的外延和内涵不断拓展。2020年以来,三河市领导包联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93件;全市549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在网上公开,541项开通在线办事,开通率达到98.5%;企业开办实现1小时内办结。
“我们充分的感受就是一个字‘快’。像我们企业在研发科技立项、政策建议反馈、金融信贷扶持、海外展会补贴等方面,服务特别及时、特别全面,让我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感到特别踏实……”镭科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阳介绍道。
(通讯员 贾可玉 王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