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医用外科口罩一度成为紧俏物资,很多地区甚至出现一“罩”难求的现象,一些不法分子萌生了趁机“捞一票”的想法,通过网络发布“现货医用外科口罩2.7元1个”“我是厂家代表,有现货医用外科口罩”等虚假信息,诱骗被害人“购买口罩”并支付“货款”的方式实施诈骗。不久前,裕华法院就审理了两起这样的案件,被告人张某豪、张某铖被处相应刑罚。
2020年2月20日,湖南省隆回县的被害人海某到派出所报案,称其看到朋友圈张某豪发布卖医用外科口罩的信息,于是与张某豪联系计划购买5万个。张某豪承诺当天发货,海某信以为真,就提前缴纳了货款。可当张某豪将快递单号发给海某,海某却查不到快递信息。海某发觉被骗,要求张某豪退款,打电话询问才得知张某豪已因涉嫌诈骗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
与海某一样,广州市的被害人祝某也遇到了口罩紧缺的难题,需要给员工尽快购置一批口罩,便到处打听口罩销售渠道。看到张某豪发布的销售口罩信息,便通过微信找到张某豪,验证对方真实姓名和提供的资质证书后,祝某预付了5.4万元货款。之后祝某又帮生意伙伴代购口罩,预付货款7.5万元,共计12.9万元。收到预付款后张某豪却失去了联系,电话也无法打通,发现自己被骗后祝某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原来,疫情期间医用外科口罩成为了抢手货,这使张某豪打起了借机骗钱的主意。据张某豪供述,其在网上随机找了一个QQ群发布销售医用外科口罩虚假信息,并接受了多人的预订,涉案金额达130余万元。但真实情况是,张某豪不仅没有医用外科口罩售卖,反而还将骗得的货款用于网络赌博。
另一起案件的被告人张某铖,同样因为微信上看到疫情防控期间医用外科口罩货源紧张很多人求购心切动了“趁机捞一笔”的歪念。
2020年2月,张某铖通过微信发布销售医用外科口罩信息,为了骗取信任,张某铖还谎称自己是厂家代表。陈某某通过朋友牵线搭桥向张某铖联系购买口罩,张某铖谎称如果不能发货双倍返款。陈某某对此深信不疑,并将口罩实际购买者曹某某等人转给自己的口罩货款转给了张某铖。收到钱后,张某铖却玩起了拖字诀。随后,张某铖又使用同样的手段重复作案多起,骗取5名被害人预付口罩货款150余万元,直到案发落网。
近日,裕华法院审理后认定,张某豪、张某铖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分别判处张某豪有期徒刑十二年,张某铖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十万元,责令退赔被害人货款。
法官提醒
疫情防控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防疫物资暂时紧缺、购买渠道不畅等情况,发布代购、销售存货的虚假信息,要求先行支付货款或订金以骗取钱财,请大家注意辨别,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防护用品,以防被骗。
而假借销售用于疫情防控的物品的名义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将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利用疫情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