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羽 贾凡 裴向帅)2月9日,腊月二十八,在宁晋县大曹庄民丰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果农正在为樱桃树做剪枝管理,花芽过多时,有计划地剪掉一些果枝,能稳定树势,提高产量。
像往常一样,郑君海又一次来到果树地,叮嘱大家伙再加把劲儿,说话间,顺手便把一捆修剪下来的枝条扛上肩,大踏步地朝着路边走去。
二十多年前,郑君海来到大曹庄种植樱桃,一开始他就决心要靠质量取胜。他跑到郑州果树研究所,带回了优质樱桃树苗。浇水、修剪、拉条……一百多亩地樱桃树,他当宝贝养着。精心养护下,樱桃不但收成不错,价格也是美得很。
郑君海把樱桃树的种植面积扩大到150亩,他还承包1000亩地种梨、种桃。果树种得多了,除草成了大问题。如果用除草剂,肯定会对果品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还会引起各种病害,造成果树的衰老和死亡。偶然的机会,郑君海看到有人在桃树下养鹅成功的例子,于是大手笔购进了5000只鹅,养在樱桃树和梨树下。
树下养鹅可行:既可自然除掉果园内的杂草,鹅粪又可给果树增加肥力,果树还能供鹅遮阴纳凉,鹅下的蛋还能卖钱。第一年的成效就特别显著,认准了养鹅是条好路子,郑君海坚定信心,又购进7000多只鹅。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了解到郑君海养鹅的成效,专门组织人员到果园里参观学习。
郑君海种出的大樱桃、梨、桃都获得了绿色食品A级标准证书。每到全国各地参加展览会,他的果品总能引来一大批人驻足品尝购买。“花香蝶自来,果优不愁卖。”订单纷至沓来,果树还没结果,就被四方客商提前预定光了。
增收致富的同时,郑君海吸纳了周边村的贫困户在果园打工,让贫困户获得收入的同时,还掌握了一定的种殖技能。增强贫困户自身的“造血”功能,真正做到帮扶授之以渔。
去年夏天,一场流行性气囊炎袭击了郑君海的鹅群。郑君海请辛集的闫医生来诊治,他跟在闫医生身后,不急不忙。“一天死上百只鹅,说不心疼着急那是假的,可是请了医生就要无条件信任人家。”闫医生也不负众望,用心判断诊治的同时,还邀请一些有名兽医会诊。在他们的努力下,鹅群的病情渐渐有了好转,1万多只鹅死亡率不到四分之一。
过去的一年,郑君海以每枚近5块钱的价格,卖出了45万枚鹅蛋。
路面硬化一直是郑君海的一块心病。民丰大樱桃休闲农业采摘园的等级评定已经达到4星级,如果路面硬化这一块做好就能评上5星。新一年,郑君海铆足了劲要把5星级拿下,“今年再忙我也得把这块做好,既方便游客采摘,又能满足我们自己日常工作需要。”
郑君海还想着把种养结合模式再往前推进一步,在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修建4个沼液池的项目已经申请通过,今年就开始施工。鹅在果树林间吃草,产生的粪便进入沼液池化为沼液,将沼液喷洒到果树上,沼渣在根部追肥使用,坐果率进一步提高,对虫害还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这样一来,种养结合推动生产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农业循环经济转变,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
立春过后,经历了一冬的孕育,鹅开始下蛋了。郑君海说,“日产量从300枚到500枚就用了两天,现在已经达到产蛋的高峰期了。”刚修剪完的樱桃树也开始萌发生长,今年沼液池建成后,注定有个好收成。望着远处的果树林和鹅群,郑君海脸上挂满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