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金盾社区的66岁居民田金萍,近日终于圆了自己多年来的一个心愿——将母亲刘淑兰在1949年的入党申请书捐赠给了黄骅市档案馆,让更多人知晓母亲的故事。
“我母亲这辈子太不容易了,1946年参加党的地下工作,1949年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期间经历了太多艰难困苦……”提起母亲,田金萍的眼中便忍不住泛起泪花。
几张泛黄且已破碎的纸张是田金萍多年来珍藏的宝贝。“别小看了这几张碎纸片,这可是我母亲在1949年时的入党申请书呢。”田金萍小心翼翼地将这几张碎纸片拼凑起来,一张1949年时的入党申请书便呈现在大家面前。随着岁月的流逝,入党志愿书已经泛黄,字迹已经变模糊,但依旧能够看清楚大概内容:
“为什么要参加共产党?”
“看新社会好,看共产党是正派的。”
……
写入党申请书时,刘淑兰因为不识字,便自己一边说着,一边委托别人帮忙写下来。虽然没有文化,在刘淑兰心中却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有一天晚上,刘淑兰和党员们在沈庄村的一个秘密地点开会,突然有人来报信说:“汉奸来了,快跑!”于是,刘淑兰等人立刻撤离会场。当刘淑兰跑出去时,正好撞见了几个人。“什么人?”刘淑兰一边询问着对方,一边准备拉响手中的手榴弹,做好了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当听到对方回答“自己人”,刘淑兰才舒了一口气。
经历了这件事以后,刘淑兰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入党决心。有一次为了保护开会的同事,刘淑兰带着她们隐蔽在一农户家里。刘淑兰不放心把她们单独留在这里,为了保护她们,刘淑兰便和她们吃住在一起。“当时她们睡的是石头炕,又凉又硬,整整住了6个晚上。也是从那时候起,母亲就落下了腰痛的毛病。”说到这,田金萍的眼眶有些泛红。
当得知市档案馆开展“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建党100周年档案资料”的活动时,田金萍决定将母亲的这些历史资料捐赠出去,她也成为了我市首批捐赠建党100周年档案资料的市民。田金萍说:“我母亲一辈子都在为人民服务,过了太多苦日子。解放以后,她当了生产队的妇女队长,各种脏活累活她都抢着干……”
“共产党永远不会忘记咱们。”这是刘淑兰在世时对子女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刘淑兰的丈夫田文焕于1947年入党,夫妻二人一生都在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和子女,他们更是将这份对党的热爱融入到为人民服务的点滴之中。
“母亲一生都以入党为荣。”田金萍说,自己多年来一直有个心愿,想把母亲的这一生写一本书,让更多人知晓母亲的故事。碍于文化原因,她没有写成,只有零零散散的回忆片段。如今,她将母亲的这些历史资料捐赠给档案馆,也算圆了自己多年来的一个心愿——让母亲的故事被历史记录,被后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