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15时25分,高铁G46次旅客在廊坊火车站出站口排队出站。
“您好,请出示身份证。”
“您可以走了。”
“麻烦您去旁边登记一下。”……
辅警陈康身着白色防护服,在出站口逐一查验旅客信息。上面这些话他一天得重复千八百遍。
1994年出生的陈康,是廊坊市公安局安次分局巡特警大队一名辅警,主要负责廊坊火车站检查站旅客进出站防疫安检工作。“昨天查验了1213名旅客信息,廊坊火车站(高铁站)是京沪高铁进京最后一站,上行列车从这里驶出21分钟后,便直达北京。我们一定要守好北京‘南大门’,确保防疫安检万无一失,为老百姓安全健康切实做好过滤网、防火墙。”
据了解,目前廊坊火车站还有13趟列车停靠,早班车7:22发车,末班车9:30分到站。每天陈康和同事们都要在7点前到岗,22点左右最后一名旅客离站,才能休息。陈康的手机微信步数显示,最近一段时间,他每天要在廊坊火车站行走一万多步。
1月29日,高铁G46次列车旅客出站测量体温时,一位老人低烧显示37.3℃。看到系统报警后,老人语无伦次,“不是我干的,别跟我说这些……”
浓重的口音,听得陈康和同事也一头雾水。一名出站的乘客看到老人的体温检测结果,大声喧哗:“大家赶紧走呀,这老头感染了新冠肺炎。”瞬时间,所有旅客慌乱一团,拥堵聚集,场面混乱。
脱下了防护服正准备交班回家的陈康,来不及多想,快速与战友默契分工,第一时间将老人带入隔离区,其他战友组织旅客快速通行。
听到老人在隔离帐篷内自言自语,不放心的陈康再次穿戴好防护装备,走进帐篷。“大爷,您先喝杯水,怎么联系您的家人?”为了稳控老人的情绪,陈康给老人倒了一杯热水。“老人操着一口浓重的河南口音,基本啥也没听懂,就听懂了一句:我饿了。我赶紧又帮给老爷子泡了一碗方便面。”陈康说道。
经过一个多小时艰难沟通,陈康才了解到,今年六十多岁的王大爷,是河南信阳农村人,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为贴补家用,他托同村人给自己买了张火车票外出务工,却不幸被骗入传销组织。因为水土不服,王大爷连日发烧,传销组织害怕王大爷得了新冠肺炎,便给王大爷买了张到廊坊高铁站的火车票,打发老人赶紧走人。
随即,陈康向上级领导及相关部门作了汇报。经过多部门协调,王大爷暂时到廊坊市医院隔离门诊做进一步筛查。陈康立即联系王大爷儿子说明情况,接王大爷回家。
当天勤务结束,执勤人员体温检测时,“意外”发生了:陈康低烧。高铁站、高铁站派出所、检查站所有当天执勤人员必须全部隔离。陈康到医院进行两次核酸检测,期间留院观察。
“说实话等核酸结果那两天,我也有些忐忑。刚刚结婚两年,女儿不满一周岁。脑海里闪过的都是家人的画面,平时陪伴他们的时间太少了。”陈康说道。
然而,两次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出来后,陈康出了医院门,却没进家门,直接拐进单位门。睡一觉,洗把脸,早上又到岗执勤。
当得知王大爷两次核酸检测阴性,准备坐高铁回家时,陈康特意调了个班,“不为别的,就想送送王大爷,怕老爷子路途中再饿,给他买了方便面、面包、水。在这场疫情面前,我们是患难的亲人。”陈康说道。
在廊坊高铁站,王大爷飞快地跑到陈康身边,握住陈康的手,一通感谢。列车发车前,王大爷鞠了一躬,对陈康说:“你是个好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