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黄骅市,面花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传统食品,也是过年时的传统习俗,一进腊月,家家户户都会发面蒸面花,把浓浓的年味揉进面花里。
寒冬腊月,天寒地冻,黄骅市旧城镇池庄村村民魏忠琴家里却热气蒸腾,暖意融融。以前一进腊月,魏忠琴的婆婆张秀兰就会和祖孙四代聚在一起,热热闹闹蒸面花。今年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大家人并没有像往年一样聚在一起,而是派了几个代表来蒸面花。张秀兰老人最爱热闹,虽然已年过九旬,但依然愿意带着大家一起蒸面花,在传统习俗中感受浓浓的年味。
年过九旬的张秀兰老人和家人一起蒸面花
孙媳妇付建萍说:“我没结婚的时候老是跟我妈妈在一块蒸面花,来到这个大家庭就是和婶婶大娘在一块蒸面花,这个气氛老开心了。”
经过揉面、搕花、晾花、饧花、蒸花等传统工序,在柴火灶里用硬柴猛火蒸制,十几分钟后,面花出锅,独特的小麦香气扑鼻而来,鱼、石榴花、元宝等具有吉祥寓意的面花格外喜人。几个小朋友围在一旁,争抢着给面花点上红点,寓意来年红红火火。
孩子给刚出锅的面花点上红点
五儿媳杨坤敏说:“现在我们家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是一个大家庭了,在一块蒸面花的时候更热闹了,更有年味了。”
为保护这项传统文化,黄骅面花制作技艺于2009年成功入选河北省级非遗保护名录。目前,黄骅面花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共有各类面花生产企业、商户100余家,年产值2000余万元。
各式各样的面花蒸熟了
各式各样的面花出锅了
黄骅面花和面花模子
黄骅面花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孙建军说:“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了解、喜欢、食用黄骅面花,是这项传统技艺传承和发展的一个基础。随着面花市场的不断拓展,相信有更多的人能通过面花品尝到黄骅味道,感受到民俗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