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保定讯 随着春节的临近,古城保定年味也越来越浓。象征喜庆的火红灯笼、体现团圆的中国结、憨态可掬的牛年饰品……近日,小编从保定市宋兆峰烙画艺术研究所了解到,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保定市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烙画代表性传承人、保定市非遗传承人宋兆峰与弟子王默、兰海涛、张雷运用烙画传统技艺烙出系列牛作品,迎接新春佳节。
宋兆峰与弟子王默、兰海涛、张雷运用烙画传统技艺烙出系列牛作品,迎接新春佳节
宋兆峰和弟子王默创作《五牛迎春》以唐代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绘画”,赵孟頫赞为“神气磊落,希事名笔”的韩滉所绘《五牛图》为蓝本。宋兆峰师徒在葫芦上把五头牛按照顺序叠加在一起,用逆光的手法烫烙。作品在传承非遗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提炼原画古朴典雅精髓的同时,还兼顾当代审美情趣,给人以临古不随古的特殊感观效应。
此外,宋兆峰弟子、保定市宋兆峰烙画艺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兰海涛、张雷分别创作了《紫气东来》和《牛气冲天》。兰海涛的作品《紫气东来》采用没骨艺术手法描绘奔跑的牛,表现牛年的到来。张雷的作品《牛气冲天》采用最原始岩画表现手法,将充满吉庆与传统观念相结合生气盎然。
宋兆峰和弟子王默创作的《五牛迎春》
“我国有着悠久生肖文化的历史,牛代表勤劳致富、幸福安康。牛年则寄托着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国兴旺的美好愿景。”宋兆峰告诉记者。去年11月,他和弟子们就开始琢磨创作系列牛年主题烙画,寓意“牛气冲天”。通过生肖文化对新年一年生活期盼与祝福。
据史料记载,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葫芦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画面上自然产生不平等肌理变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葫芦画不仅运用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还结合葫芦的造型,使其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因此,葫芦烙画既能保持中国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相关链接:
宋兆峰,1967年出生,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青年人才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烙画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河北省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烙画代表性传承人、保定市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保定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葫芦烙画作品《神仙图》在“2013年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中荣获“巧夺天工•金马奖”“金奖”,木板烙画作品《五佛图》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银奖”,葫芦烙画作品《水泊梁山全景图》荣获第十届(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银奖”,丝绢烙画作品《夜宴图》荣获2016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作品评比“金奖”,木板烙画作品《萧翼赚兰亭图》荣获第十一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银奖”,木板烙画《韩元图》入选韩国“亚细亚美术招待展”,荣获“最佳贡献奖”,木板烙画作品《贵妃出浴》荣获第五届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巧夺天工•金马奖”“银奖”,葫芦虫具烙画作品《春宫图》在 中国(天津)第三届葫芦文化艺术节评奖会上获得“八仙杯”葫芦艺术精品奖“金奖”,丝绢烙画作品《捣练图》,在第十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2017“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纸板烙画作品《听泉图》,在第53界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上获得2018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铜奖”,皮子烙画作品《云开》获得中国“汉博杯”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大赛“优秀奖”,纸板烙画作品 《遥远的灯》,在2019年“深圳-金凤凰”工艺品创新设计大赛上荣获“银奖”等。(崔刚)
飞天
皮子烙画(藏獒)
皮子烙画(荷韵)
丝绢烙画荷韵系列二
宋兆峰
太行系列一
太行系列二
太行系列三
"装饰葫芦烙画(四大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