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防疫在行动|馒头营乡推行“党组织+网格化”管理,二台镇筑牢疫情防控“篱笆”)
随着春节临近,外地返乡务工人员增多,为强化疫情防控,馒头营乡推行“党组织+网格化”管理模式,下沉党员干部力量,守住农村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在馒头营乡各村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疫情防控横幅、宣传栏,乡里的移动宣传车每天对各村流动播放防控措施。村干部们还通过最传统的大喇叭喊话,引导村民不聚集、少出门,提高大家的防控意识。同时,馒头营乡由包片领导带队,乡村两级干部、党员深入到村对户籍人口彻底摸排,测体温、做登记,发放宣传单。乡政府还在各行政村、自然村增设256个网格微信群,村干部通过微信群转发最新疫情信息和个人防护方法,将防疫工作下沉到了每家每户。
馒头营乡馒头营村党支部书记许时有告诉记者:“把我们村的村民分为了3-7个网格,配备了37名网格员,每天入户摸排,量体温、宣传防疫政策。每天下午四点前,把测量的体温度数汇报给村党支部,再由村党支部第二天上报到乡政府。”
为加强严防严控,馒头营乡各村村口设立检查点,防疫员对入村车辆和人员进行详细询问、测体温、做登记,对高风险地区车辆进行劝返。
防疫员支生金说:“我们24小时都值班,两班倒,白天和晚上轮流值班,车辆人员都需要下车登记、测体温,负好责任。”
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排查工作中,村干部们通过电话询问人员返乡时间,提前报备;对已返乡人员,每天进行体温检测、信息登记,监督居家隔离。
村民张润年说:“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对村民们都很关心,每家每户每天都去,看是否有外来的,每天入户给人们量体温,看村民们的生活情况。”
为切实把疫情防控排查工作部署落实到基层一线,馒头营乡多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推进会,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整合党员干部群众,将全乡人口纳入网格化管理。通过网格员的摸底排查,馒头营乡已建立起完善的疫情防控台账,详细登记各户人口的姓名、身份证号等基础信息,形成了一张严密的疫情防控网。
馒头营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闫纲明:“面对疫情形势,馒头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反应,第一时间成立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启动了网格化防控模式,将23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细化为534个小网格,每个网格员负责10-15户。形成了党委班子成员包片,其他干部包行政村,两委干部包自然村,网格员包户的防控格局,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员覆盖,不留死角,为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筑牢了防线。”
记 者:王伟伟 王殿君 刘 颖
到户摸排并宣传在外人员就地过年
二台镇筑牢疫情防控“篱笆”
倡导在外人员“就地过年”
针对近期疫情防控形势,二台镇扎实落实全县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着力做好人员摸排、管控,倡导在外人员就地过年,扎紧“篱笆”。一是 “宣传+倡导” 。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广泛转发《二台镇关于广大在外务工朋友不返乡不流动倡导书》,利用宣传车、村级广播进行不间断宣传,认识返乡存在的风险,增强村内住户意识,劝说引导在外务工亲属就地过年。
宣传车循环宣传
二是 “摸排+保障”。各行政村开展核查,结合外出务工人员台账,共摸排出外出务工人员1523人,精准掌握外出人口家庭情况。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就地过年”一对一提供暖心帮扶,对家中有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由村两委干部通过临时救助、光伏倾斜等措施做好防寒保暖、卫生健康等服务。
到各类经营性场所进行人员核查
慰问困难人群并发放防控物资
三是 “ 培树+引领”。总结推广外出务工人员就地过年的有效做法,选取积极响应号召的在外务工人员为培树典型,及时推送到公众号、微信群中,突出示范引领,引导各村对标先进,引发更多外出务工人员共鸣。目前,已得到479名在外务工人员响应,并在29个行政村引发热烈反响。
到户摸排并宣传在外人员就地过年
四是 “ 检测+隔离”。紧盯剩余返乡过年人员,要求回乡时必须持有72小时内出发地和我县出具的核酸检测双证明。对中高风险区返乡人员,严格落实核酸检测、体温监测、定点隔离等常态化防控措施。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完成29个行政村、新围子社区共计11836人的核酸检测采样,无异常情况。
社区居民核酸检测
村民排队等候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