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产业扶贫助德胜村蝶变 坝上小村庄阔步奔小康)
2017年1月24日,农历春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四九严寒、踏着皑皑白雪来到德胜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与基层干部群众一起算扶贫账、谋脱贫计。总书记强调,要下好“精准”这盘棋,把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总书记的到来,犹如浩荡春风吹进了德胜村。全村干部群众牢记殷殷嘱托,以饱满的激情打赢脱贫攻坚战,4年的时间让村庄褪去旧貌、换了新颜,阔步奔上了小康路。
寒冬时节,记者来到小二台镇德胜村,却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新民居拔地而起,光伏板向阳而立,7个大型日光温室大棚的蔬菜长势正旺,春节前将会大批量上市。
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叶润兵:“这两天长得挺快,看着点,春节卖个好价钱!”
2020年,德胜村利用项目资金投资500多万元,建起了7个大型日光温室大棚,并与北京纯源青华科技公司合作,准备大规模发展水培蔬菜种植。
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叶润兵:“北京纯源青华公司有成熟的水培蔬菜种植技术和市场销售渠道,将全权负责运营、管理和包销。”
水培蔬菜的品质好,营养价值高,市场上论棵卖,产品附加值非常高。其生长周期短,基本上一个多月就可以出一茬,一个大棚一年至少可以出9茬,产量高,效益好。
新产业水培蔬菜将带来大收益,老产业马铃薯种薯种植发展照样可圈可点。在德胜村马铃薯储藏窖,记者看到,十几个储藏窖储满了各个品种的马铃薯种薯,有原原种、微型薯等。在尽头的一个储藏窖,四五名工人正忙着筛选一批待售的种薯。
德胜村村民徐学海:"我今年种了三个大棚,种了两棚V7一棚226,两棚V7已经卖出去了,每粒是4毛,两棚产了25万,预计抛去本钱收入个6-7万元,还有一棚226有人给到2毛5到3毛,预计过了年就可以往出运了。"
2020年全村种了200多个大棚的微型薯,每个大棚能产微型薯15万粒左右。今年的行情不错,现在已有不少外地客商前来预定种子,有的品种种薯单粒的价格卖到了0.4元左右。
不仅如此,2020年,德胜村利用光伏电站内的闲置土地试植了20多亩艾草,长势不错。村里计划今年流转2000亩旱地,全面推广种植艾草,还将建设一座艾草深加工车间。乘着脱贫攻坚政策的东风,德胜村多点开花的扶贫产业发展势头正猛。
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叶润兵:“以往德胜村只有马铃薯产业,‘单打一’,现在打出了‘组合拳’,多个产业齐头并进。大伙都说:“盼着总书记能再来德胜村,看看俺们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截止2019年底,全村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212户445人降至1户2人,贫困发生率由37.8%降至0.17%,实现整村脱贫出列。截止2020年底,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4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150万元。
2017年总书记的到来,充分激发了德胜村困难群众的内生动力。几年下来,德胜村已形成自主脱贫、齐心致富的好氛围,贫困户变成‘小康户’、贫困村成了‘百万村’。地里的变化、村里的变化、心里的变化,让村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一个更加富裕、更加幸福的德胜村必将呈现在美丽的坝上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