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恶魔”曝光!新冠病毒真实3D图像来了!

0
分享至

(原标题:“恶魔”曝光!新冠病毒真实3D图像来了! )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小小的病毒是如何感染全球近亿人的?

第一次,包括中国科研人员在内的一支国际团队“拍摄”到了新冠病毒的3D影像。

在纳米尺度的图像上,平均直径不到100纳米的新冠病毒像一颗奇异的星球,表面分布着可以自由摆动的刺突蛋白“触手”。在“星球”内部,超长的核糖核酸(RNA)链致密缠绕在有序排列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RNP)上。

1月21日,这一由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赛实验室和奥地利Nanographics公司、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学技术大学伊万·维奥拉团队合作的新冠病毒高清科普影像问世。

对人类来说,新冠病毒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它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同属冠状病毒大家庭,是过去18年里第三种导致人类大规模感染的冠状病毒。

新冠病毒主要通过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pike与人体ACE2受体结合感染人体。刺突蛋白像一把“钥匙”,细胞上的ACE2受体则像一把“锁”。钥匙开了锁,病毒才能进入细胞。开发新冠疫苗的主要目标也正是阻止钥匙打开锁,以防病毒感染细胞。

“恶魔”曝光!新冠病毒真实3D图像来了!

最新3D影像展示了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过程:在入侵的那一刻,新冠病毒与受体结合,并与细胞膜发生了膜融合。

李赛研究团队23日向记者介绍,研究发现刺突蛋白具有柔性,可以像链锤一样在病毒表面自由摆动。刺突蛋白摆动的特征会让新冠病毒在攻击细胞时更具灵活性,有利于刺突蛋白同细胞上的ACE2受体结合。

“恶魔”曝光!新冠病毒真实3D图像来了!

视频形象展现了刺突蛋白与新冠病毒膜切线垂线的夹角,以及刺突蛋白在病毒膜表面摆动的角度范围。

早在去年9月15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杂志就在线发表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赛实验室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兰娟院士课题组的合作成果。

他们利用冷冻电镜断层成像和子断层平均重构技术成功解析了新冠病毒的全病毒三维结构。这一研究成果,为最新的3D病毒科普影像提供了基础。

“恶魔”曝光!新冠病毒真实3D图像来了!

经多聚甲醛灭活后的新冠病毒冷冻电镜图片(李赛实验室供图)

在清华大学的实验室中,灭活新冠病毒被置于冷冻电镜下,每旋转3°拍摄一张照片,总共拍摄41张,随后进行立体重构,就像给病毒做“全身CT检查”。

团队还向病毒内部“打手电”,穿过囊膜,清晰地照亮了病毒内部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的排列结构,展示出迄今为止最完整的新冠病毒形象。

冷冻透射电镜是目前结构生物学广泛使用的科研利器,它以电子为“光源”穿透病毒样品,以获得病毒内部的结构信息。

“恶魔”曝光!新冠病毒真实3D图像来了!

灭活新冠病毒全病毒三维精细结构(李赛实验室供图)

基于冷冻电镜断层成像和子断层平均重构技术解析的病毒结构,国际研究团队利用3D渲染技术制作出了精细的新冠病毒3D影像,让我们得以一窥病毒的内外全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视频中病毒对比鲜明的颜色并不代表其真实颜色,只是3D渲染的效果。

对新冠病毒结构的解析,也让疫苗和中和抗体研发更加“有的放矢”。比如,李赛团队观察到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分布随机,且处于多种状态。如此复杂的抗原分布,使得在开发疫苗和中和抗体时,必须考虑刺突蛋白在病毒表面的具体分布和结构。

李赛告诉记者,此前有机构发布了一些关于新冠病毒的假想3D模型,但存在大量错误,比如刺突蛋白的分布和病毒整体的比例不对。研究团队希望能让病毒形象的每一个细节都尊重病毒的前沿科研发现。

“恶魔”曝光!新冠病毒真实3D图像来了!

李赛团队照片(李赛实验室供图)

去年8月,看到李赛实验室提交在生命科学预印本论文平台bioRxiv的科研成果后,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学技术大学的计算机视觉团队主动联系,希望可以共同创作更科学、更真实的新冠病毒科普影像。

双方一拍即合,利用各自的结构生物学、病毒学特长和图像处理及编程优势,经过数月远程沟通构造了病毒的真实3D影像,并由奥地利Nanographics公司最终制作成视频。

“这并不是一个可以发表论文的成果,但我们花了如此多时间制作这些新冠病毒影像材料的初衷,就是为了展现病毒真实形象,并免费提供给全世界作为疫情防控宣传和科普教育材料。”李赛说,在一些国家仍有人质疑新冠病毒的真实存在,这些影像将是证明病毒存在的科学论据。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连战说的没错,和平统一后需允许国民党继续存在,但应该有一前提

连战说的没错,和平统一后需允许国民党继续存在,但应该有一前提

纵横观天下ZK
2023-05-28 08:46:02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再爆惊人细节,搜出大量性爱工具,真相藏不住了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再爆惊人细节,搜出大量性爱工具,真相藏不住了

历史求知所
2023-05-27 18:00:13
上海60岁退休干部晒酒柜,竟无茅台五粮液,行家:这才是懂行的

上海60岁退休干部晒酒柜,竟无茅台五粮液,行家:这才是懂行的

奶茶能续命
2023-05-28 12:14:43
终于,结束了?

终于,结束了?

环球时报新闻
2023-05-28 09:37:18
杀人诛心!怀特压哨补篮绝杀热火,绿军官方晒定格瞬间:世界名画

杀人诛心!怀特压哨补篮绝杀热火,绿军官方晒定格瞬间:世界名画

林小湜体育频道
2023-05-28 11:55:48
拜登本人签字后,凌晨3分,一架大货机飞赴台湾,解放军宣布备战

拜登本人签字后,凌晨3分,一架大货机飞赴台湾,解放军宣布备战

海峡军武
2023-05-28 09:50:53
新疆,女子和男子旅游,酒店里发生关系,用力过猛女子腰折了

新疆,女子和男子旅游,酒店里发生关系,用力过猛女子腰折了

胡究法的如法炮制
2023-05-28 00:16:19
说来你可能不信——从歼20到C919,全是吹出来的

说来你可能不信——从歼20到C919,全是吹出来的

大海军事
2023-05-28 11:52:32
深圳一精神恍惚女子流浪街头,结局很暖!

深圳一精神恍惚女子流浪街头,结局很暖!

深圳晚报
2023-05-28 09:46:22
变态!孩子被碾压致死,网友不可怜孩子,竟盯上了孩子妈妈的肉丝

变态!孩子被碾压致死,网友不可怜孩子,竟盯上了孩子妈妈的肉丝

陌上花开缓缓行
2023-05-27 13:25:21
沈阳91岁老太太病逝,临终遗言:我就是国民党一直在找的军火大盗

沈阳91岁老太太病逝,临终遗言:我就是国民党一直在找的军火大盗

百态人间
2023-05-27 14:31:04
英伟达市值逼近1万亿美元!GPU正式上位 CPU的历史高光时刻结束了

英伟达市值逼近1万亿美元!GPU正式上位 CPU的历史高光时刻结束了

环球Tech
2023-05-27 13:29:41
“我儿子被杀没人管,杀了他就扯平了”,53岁农民为儿复仇,判了

“我儿子被杀没人管,杀了他就扯平了”,53岁农民为儿复仇,判了

离笙奇谈
2023-04-22 20:22:46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新闻发言人绝不能自说自话、“孤芳自赏”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新闻发言人绝不能自说自话、“孤芳自赏”

封面新闻
2023-05-27 21:02:30
日均消耗3瓶!高管两年“领用”1898瓶茅台!公司报警了

日均消耗3瓶!高管两年“领用”1898瓶茅台!公司报警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5-28 00:50:08
男按摩师的自述:装瞎给美女总裁提供按摩服务后,发现了她的秘密

男按摩师的自述:装瞎给美女总裁提供按摩服务后,发现了她的秘密

糖水
2023-05-17 20:10:03
全国最年轻的省委书记,北大博士,曾任雄安新区首任党工委书记

全国最年轻的省委书记,北大博士,曾任雄安新区首任党工委书记

历史小天才
2023-05-27 20:50:50
王思聪的手表又上了热搜,全球限量版,价值九百多万

王思聪的手表又上了热搜,全球限量版,价值九百多万

游戏最有料
2023-05-26 15:57:58
微信这次更新,网友直呼:打工人太需要了!

微信这次更新,网友直呼:打工人太需要了!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3-05-28 10:59:08
朱珠一家三口被偶遇,逛颐和园老公全程抱娃,朱珠身材臃肿引争议

朱珠一家三口被偶遇,逛颐和园老公全程抱娃,朱珠身材臃肿引争议

娱絮
2023-05-28 00:23:04
2023-05-28 16:32:49

头条要闻

C919首次成功商飞 波音发文祝贺

头条要闻

C919首次成功商飞 波音发文祝贺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燃!业余队用9年杀进英超 队长病床上庆祝

娱乐要闻

王菲小女儿17岁生日 李嫣留学国外近照

科技要闻

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商业航班首飞

汽车要闻

奔驰EQE SUV售48.6万起 标配四驱续航613km

态度原创

亲子
时尚
旅游
艺术
教育

亲子要闻

“儿子快回来,妈妈再也不骂你了” 孩子找到了,却离开了人世

钟楚曦湖畔写真清新又优雅

旅游要闻

避暑去哪旅行?浙江杭州这个冷门宝藏地

艺术要闻

看这些树影带给梵高多少慰藉,大都会聚焦“梵高的柏树”

教育要闻

1.8万个岗位!京津冀三地携手促就业 助力高校毕业生求职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