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冬季“囤肉”真的能抗寒吗?真相在这里!

0
分享至

(原标题:冬季“囤肉”真的能抗寒吗?真相在这里!)

编者按:“冻死了,我要囤肉抗寒”“长胖是对冬天最起码的尊重”……只是,“囤肉”真的能抗寒吗?

你囤的是哪种“肉”?

人身体内的热量主要来自食物中的产能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糖类)和脂类这三大类物质。这三大营养素可在体内进行生物氧化与磷酸化,释放出能量,而完成这一代谢的主要场所就是细胞中的线粒体。

人体的脂肪组织分为白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区别在于棕色脂肪组织中含有大量的线粒体,当机体进食或遇寒冷刺激时能大量产热,快速供能,有利于抗寒。除此之外,脂肪组织还具有缓冲和隔热功能。较厚的皮下脂肪能把热量包裹在体内,可以阻止体热散失,有助于保暖。而且,脂肪还是储存能量的最主要物质,也是供能系数最高的营养素。通常,1克脂肪能产生9千卡的热量,而1克糖和1克蛋白质能分别产生4千卡的热量。脂肪组织就像一个能量仓库,供机体在需要时使用。

这样看来,御寒抗冻,非脂肪莫属了。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虽说棕色脂肪自带“发热器”,但这跟“胖人抗冻”没关系。因为我们常说的超重和肥胖,囤的几乎都是不产热的白色脂肪。

“抗寒能手”还看肌肉

棕色脂肪的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新生儿一般比较多,而成人体内很少。所以,小孩通常比大人怕热,除新陈代谢旺盛和生性好动外,棕色脂肪含量相对较多也是一个原因。

另外,白色脂肪细胞中含线粒体极少,而肌肉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丰富,可以说,肌肉是人体产生热量的主要器官。

所以,对于“虚胖”体型(脂肪含量高而肌肉不多)的人而言,纵使有充足的燃料(营养素),但缺乏促使其燃烧的条件(线粒体),产热效能也会大打折扣。

打个比方,脂肪就像是裹在身上的衣服和被子,能够挡风和阻止体热散失,但不能让身体产生热量。而肌肉就像体内一个自带充电功能的暖宝宝或电热毯,能持续产生热量,为身体供能。

因此,无论身上囤再多的脂肪阻止散热,若肌肉量不足,自身产热有限,仍然不抗冻也不保暖。

所以,御寒抗冻还真不能依赖厚厚的脂肪,主动抗寒要靠发达的肌肉。

化被动为主动 如何增肌呢?

1保证充足蛋白质的摄入

俗话说“健身三分靠练,七分靠吃”。要想长肌肉,就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蛋白质不仅能增加饱腹感,还能在减脂的同时避免肌肉流失,提高机体的基础代谢率。

瘦肉、禽肉、鱼虾、鸡蛋、牛奶及豆制品,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减肥健身期间可以优先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肉类脂肪含量较多,若再加上“重口味”的烹饪方式,卡路里摄入难免超标。因此,要想增肌减脂,还是要“控油、控盐、控糖”,抵制烤串、泡面、奶茶、甜食等食物的诱惑。

“那么火锅能吃吗?”当然可以,火锅吃对了,不会“囤肉”。

首选清汤锅,配上蒜蓉+陈醋+酱油+香菜的调料,加少许芝麻酱或花生酱蘸料,选择蔬菜+牛肉+豆制品+菌菇,再搭配一些土豆、玉米或藕作为主食,既保证了营养,又能满足口腹之欲,还不影响减肥,但千万别吃太撑了。

2首选优质碳水化合物

多吃会长肉,但长的不一定是肌肉。

所以日常饮食中,在提高蛋白质摄入的同时不要忘了适当减少总卡路里的摄入。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早餐吃好,晚上吃少,睡觉前有少许饥饿感为佳。

另外,减少精白米面制品的摄入,同时提高全谷物、杂豆和薯类的比例,用红薯、山药、芋头等替代一部分白米饭,养成吃粗粮的习惯。这些粗粮富含膳食纤维,能降低肠道中胆固醇吸收,调节胃肠道功能,有利于降低血脂和控制体重。

3重视力量训练

抗阻运动就是我们常说的力量训练,是在运动过程中肌肉克服外来阻力而进行的主动运动。它能很好地锻炼机体的骨骼和肌肉,提升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抗阻运动可以分为徒手锻炼和器械锻炼。

徒手锻炼可以选择平板支撑、俯卧撑、引体向上、爬行和蹲跳等方式,利用自身的体重让肌肉收缩。此外还可以借助一些器械,如哑铃、杠铃、壶铃、瑜伽球、弹力带、沙袋、瓶装水等进行重量训练,达到增肌的目的。

有些项目在家就可以完成,比如前期可以进行徒手练习和利用小哑铃、弹力带等小器械完成的练习,之后再视自身情况慢慢增加强度,循序渐进。寒冷的冬天不想去健身房,在家“撸铁”完全没问题。

小贴士:天寒地冻,温补阳气要这么做

不暴露头颈四肢,注意防寒保暖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冬季室内一般有空调、暖气等。室内温度相对较高,不少朋友衣着轻薄,此时容易寒气入体、导致疾病的发生。以头部为例,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冬季气温低、风也大,头部特别容易受寒,寒又为百病之源,长期积累寒气,人体自然会生病。

无论室内室外,建议大家要注意保暖,尤其要加强头部、颈部、手脚等易受凉部位的防寒,戴好帽子、围巾,穿好适合的衣物。此外,建议每晚坚持用热水泡脚。

不暴饮暴食,适当食补

提到冬季养生,很多朋友第一想到的就是“吃”。的确,饮食对于冬季养生来说十分重要,但也要注意饮食结构,不要盲目进补。不加节制地食用肉类、动物肝脏等能量和营养密度高的食物,虽然能给身体带来更多抵御寒冷的热量,但这类食物中含有较多的动物脂肪,过多食用会造成能量过剩,一旦体内的脂肪积累过多还会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因此,建议冬季的饮食可以食用茯苓枸杞鸽子汤、肉苁蓉排骨补肾汤等,也可食用山药百合粥、远志枣仁粥等,还可多吃海带、白菜、韭菜、山芋、红枣、萝卜等食物,温补为主,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适时调整。(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微信公众号“健康中国”、扬子晚报)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队报:宣布梅西离队后巴黎掉粉超150万,提醒人们梅西的超高人气

队报:宣布梅西离队后巴黎掉粉超150万,提醒人们梅西的超高人气

直播吧
2023-06-05 11:27:05
刚刚!我国又宣布这12家银行倒闭,倒闭后钱“取不出来”了

刚刚!我国又宣布这12家银行倒闭,倒闭后钱“取不出来”了

Demon财经
2023-06-05 12:00:45
116秒10分两度打停马龙引逆转!邓罗登全美热搜:雷阿伦+死亡之瞳

116秒10分两度打停马龙引逆转!邓罗登全美热搜:雷阿伦+死亡之瞳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3-06-05 10:46:52
20万元预算怎么选,选什么车?推荐一台高性价比的SUV

20万元预算怎么选,选什么车?推荐一台高性价比的SUV

EngineCode9
2023-05-31 09:38:14
超性感?裸露部位全被看光,公共场所穿这样,谁能忍得住?

超性感?裸露部位全被看光,公共场所穿这样,谁能忍得住?

竹筒小时计
2023-06-01 15:54:23
杭州千岛湖6名游客落水1人溺亡,死者好友:系参加公司团建

杭州千岛湖6名游客落水1人溺亡,死者好友:系参加公司团建

绝对现场
2023-06-05 14:38:24
惨烈!香港女孩商场内被捅34刀身亡,同行闺蜜为救女孩遭割喉致死

惨烈!香港女孩商场内被捅34刀身亡,同行闺蜜为救女孩遭割喉致死

精致情感猪猪
2023-06-05 05:07:40
他来中国,为拜登访华铺路?

他来中国,为拜登访华铺路?

新民晚报
2023-06-05 11:28:31
快讯!沙利文就乌克兰局势发表重磅表态

快讯!沙利文就乌克兰局势发表重磅表态

果妈聊军事
2023-06-05 10:42:54
性治疗师童嵩珍:亲吻隐私部位惹来哪些病

性治疗师童嵩珍:亲吻隐私部位惹来哪些病

好一朵纯白的茉莉花
2023-06-05 11:44:50
风向变了!郭台铭出竞选搭档条件:必须认同九二共识,侯友宜回应

风向变了!郭台铭出竞选搭档条件:必须认同九二共识,侯友宜回应

海峡军武
2023-06-05 10:23:33
四川一女子遭邻居频繁性侵,久而久之被丈夫发现,引发一场血案

四川一女子遭邻居频繁性侵,久而久之被丈夫发现,引发一场血案

小余爱唱歌
2023-06-05 04:54:58
6月4日深夜!中央紧急通报1“内鬼”落马,四川省就有2人被查!

6月4日深夜!中央紧急通报1“内鬼”落马,四川省就有2人被查!

情感故事留声机
2023-06-04 22:54:05
印度也退出杭州亚运会?体育部长透露几点担忧!澳大利亚始作俑者

印度也退出杭州亚运会?体育部长透露几点担忧!澳大利亚始作俑者

幽默生活社
2023-06-05 10:01:11
高层居民的痛苦!我住了五年54层绝望了,我需要逃离这个贫民窟。

高层居民的痛苦!我住了五年54层绝望了,我需要逃离这个贫民窟。

醉心文史
2023-06-05 02:02:17
赢球不兴奋:巴特勒平静走回更衣室 砍21+9难掩19中7低迷手感

赢球不兴奋:巴特勒平静走回更衣室 砍21+9难掩19中7低迷手感

厝边人侃体育
2023-06-05 10:41:42
郭、柯从金门眺望厦门,媒体人叹:台湾人蒙上双眼,假装看不见大陆的进步

郭、柯从金门眺望厦门,媒体人叹:台湾人蒙上双眼,假装看不见大陆的进步

海峡导报社
2023-06-05 07:32:06
暴雨+降温!上海黄蓝双预警高挂,网友都在关心同一个问题!高考天气预报

暴雨+降温!上海黄蓝双预警高挂,网友都在关心同一个问题!高考天气预报

新民晚报
2023-06-05 14:09:50
神秘圈内部揭秘:94年上海延安路高架桥打生桩之谜

神秘圈内部揭秘:94年上海延安路高架桥打生桩之谜

笑林惊雁
2023-06-02 11:06:36
又来了!白宫高官继续放风:期待在某个时候拜登能与中国领导人会晤

又来了!白宫高官继续放风:期待在某个时候拜登能与中国领导人会晤

环球网资讯
2023-06-05 12:11:31
2023-06-05 15:04:49

头条要闻

日均不到10单 多地对网约车按下“暂停键”

头条要闻

日均不到10单 多地对网约车按下“暂停键”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上帝挂靴!41岁伊布退役 结束24年职业生涯

娱乐要闻

报!潘玮柏即将空降乐动赛道嘉年华

科技要闻

院士:ChatGPT虽然厉害 但不可能取代人类

汽车要闻

小鹏G6将6月9日预售 10分钟充电300km

态度原创

数码
房产
家居
本地
公开课

数码要闻

史上最全!iPad 全系列全型号配置总结,了解一步步的进化

房产要闻

5个月过去了,深圳挂牌在售的二手房越卖越多

家居要闻

蓝色点亮现代空间,简单又不失鲜活

本地新闻

“颜色釉女王”邓希平:让历史的技艺重现光芒

公开课

我国癌症高发是洗洁精造成的?小心这5种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