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袭蓝衣似火焰 “疫”线勇当“志愿红”)
新年伊始,燕赵大地上病毒汹汹来袭,似有卷土重来之势。原本辞旧迎新的喜庆气氛刹那间戛然而止。河北省的疫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核酸检测”、“戴口罩”、“封城”、“居家隔离”等成了河北省、尤其是石家庄、邢台、廊坊等城市人民生活中的关键词。
1月6日,为了防止病毒传播和疫情蔓延,石家庄正式封城,迅速启动全员核酸检测,这个拥有1100余万人口的繁华城市突然按下“暂停键”,所有村街、小区人员被要求不进不出。此时,还有3天即将休假结束准备归建的消防员陆腾跃也毫无意外地被封在了家中。
陆腾跃,男,1996年5月出生,籍贯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南董镇河西营村,2016年9月加入廊坊市消防救援支队,现任廊坊市广阳区消防救援大队北凤道消防救援站四级消防士。
图为陆腾跃为村民发放防疫物资。
2021年1月2日,陆腾跃休假回家探亲。休假期间,河北省疫情突然爆发,石家庄藁城区更是一夜之间成为重灾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己的家乡正在面临一场罕见的防疫大考,身为“火焰蓝”一份子的陆腾跃丝毫没有犹豫,第一时间向廊坊市广阳区消防救援大队党委和河西营村委会主动请缨,成为一名光荣的“疫”线志愿者,协助村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守护村民安全。
图为陆腾跃在村街执勤点为村民测量体温。
“同舟共‘冀’,共克‘石’艰。”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位阳光帅气的小伙子用8个字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我是一名消防员,这个时候本应冲到一线去承担病员转运、疫区消毒、洗消等任务,但由于封城封村,这些工作我都没办法参与。但是能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算是换一种方式为家乡做贡献吧。”
图为陆腾跃在核酸检测现场维持秩序。
“三九天”正是北方最冷的时候,寒潮来时,滴水成冰。石家庄气温达到零下十几度,分秒必争的抗疫防疫工作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展开。
图为陆腾跃正在开展核酸采样登记。
石家庄封城以来,陆腾跃始终坚持在疫情防控一线。他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对村民进行核酸检测,对已检测人员进行登记。由于受检人员多,时间紧、任务重,一天下来几乎喝不上一口水,最多去一次厕所,陆腾跃穿了两双棉袜子的双脚还是被冻得红肿。在街道和村口的执勤点,他协助站岗、测温、记录,劝返想要进出村街的车辆和行人,确保不漏一车,不放一人。对于不理解不配合的村民,需要反复的解释说明封村封路的重要性。即使有的村民带有怒气和怨言,陆腾跃依然保持平和理智的态度,向他们详细讲解病毒快速传播的危害和后果,甚至拿出手机为村民查找病毒传播的真实案例,直到村民理解、配合为止。偶尔遇到不带口罩的村民,陆腾跃都会立即提醒他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好口罩,坚决不能麻痹大意。除此之外,他还帮助村里分发生活和防疫物资,为上年纪的村民讲解防疫知识,工作琐碎繁杂,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很带劲儿!”村里的乡亲看到他在做志愿者,都纷纷竖起大拇指,“消防员好样的!”
图为陆腾跃正在为做完核酸采样的人员进行登记。
当记者询问他在疫情高风险地区做志愿工作是否害怕时,陆腾跃斩钉截铁地说:“不害怕!与那些坚守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相比,我这些都太微不足道了。虽然在高风险区域,但是这里的防控措施非常严格。再加上有这么多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与我们志愿者一起逆风而行,相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能战胜它。”
值班备勤时,他是守护平安的“火焰蓝”;休假在家时,他又变身冲锋在前的“志愿红”。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朴实无华,没有惊天动地,却有脚踏实地。
16天,并不太长,但身为消防员的陆腾跃却用另一种方式在自己的家乡留下了难忘的痕迹,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新时期“火焰蓝”的真情怀和正能量,彰显了新时代消防指战员的别样风采!(编辑 焦国远 通讯员 王颖莉 李升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