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国网冀北电力全力推进“贫困地区电气化提升、光伏扶贫项目接网、精准脱贫驻村帮扶”三大工程,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全力服务贫困地区百姓美好生活需要。公司36个定点帮扶村全部脱贫出列,连续两年获得河北省脱贫帮扶考核优秀评价,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
农村电网改造成效如何,曾经的贫困村现在生活环境如何,村民们才是最有发言权的人。我们走访了张家口刷子沟村和承德西旧屯村,去跟那里的村民、驻村干部聊了聊。
刷子沟村
张家口市崇礼区的刷子沟村,位置偏僻,2018年以前,这里的村民基本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国网张家口崇礼区供电公司驻村干部的到来,帮助村民摆脱贫困,让他们过上了期盼以久的好日子。谈及村里的变化,村民们说不出多么华丽的语言,但看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这份满足我们也能感受的到。
过去几年间,驻村工作队带领着村民们不断探索,最终开辟出了一条属于刷子沟村自己的致富路,欢乐农场、散养鸡、光伏电站等,村民们充分利用村里现有的资源就实现了稳定的经济收入。
西旧屯村
几年前,在承德市隆化县的西旧屯村,国网隆化县供电公司驻村工作队根据每户村民的实现情况,用电力“三相电”的黄绿红三色,将村里所有农户进行了分类,并绘制了一张脱贫攻坚图,在这张图上绿色代表未脱贫农户,红色代表已脱贫农户,他们的目标就是让这张图由绿变红,如今这个目标早已实现。
在西旧屯村,驻村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研究村情民情,找准致贫原因,兴办扶贫产业。他们秉承“脱贫攻坚,电力先行”的宗旨,先后对村里的输电线路进行了改造、变压器进行了增容,让农民可以发展加工、养殖等产业。同时发挥电力优势,为村里建设了光伏电站,真正把“输血”变“造血”,增加村集体收入。
后记:
“十三五”期间,完成2048眼机井通电,受益农田31.44万亩,减少农民灌溉支出2047万元;
通过对282个小城镇(中心村)进行电网改造升级,惠及人口73.19万人;
累计并网1872座光伏扶贫电站,共计219万千瓦,惠及贫困人口17万户;
对20个贫困县、2771个贫困村的电网进行了改造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