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肖桥头镇众志成城牢铸"疫情防控墙")
疫情发生以来,肖桥头镇党委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贯彻落实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有关精神要求,再深一扣,周密部署,严格排查,众志成城,牢铸“疫情防控墙”。
一、把重视程度调整到最高
一是专题研究。连续召开党政班子会,传达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有关精神,每天专题调度疫情防控有关工作,并向各村下发疫情防控明白纸,明确防控要求、目标、措施。二是网格管理。实行最严格的班子成员包区、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分包责任,细化网格,责任到人,严格管理。三是强化督导。镇党委书记、镇长分别带队,每天进村入户,进行不间断的巡逻、调度、摸排,对登记的重点监控人,逐人了解情况,确保随时掌握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三是实行日报告制度。每天下午4点前各村报告外来人员排查情况及发热人员体温,没有的报平安。
检查商超
查看加油站
督导企业
夜查村庄
专题调度
二、把防疫物资储备到最足
按照“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的原则,全镇38个村均有活动板房、帐篷等作为固定值班场所,配备了空调、电暖气、小太阳灯取暖设备,确保执勤值守工作正常有序,值班人员健康。同时备足了至少30天的防疫口罩、消毒液、额温枪等物资。镇党委政府又进一步采购消毒液、药品等物资,为防大疫做好充足准备。
三、把排查落实到最精准
通过镇干部包村,大队干部包小队,小队干部包胡同,党员和群众代表包户,实行最严格的网格管理模式,全面开展排查管控、登记统计工作。一是返乡排查,境外、中高风险区以及衡水市以外所有外来人员,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进村后,居家隔离14天,由村委会安排人员包联,每天两报体温,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二是发热排查,各村诊所对发热人员进行全面登记,由桥头、桑村2个卫生院院长,每天下午4点汇总后上报镇疫情防控指挥部。
四、把管控措施落实到最严
一是村庄管控,各村封闭非必要出入口,在主要出入口安排专人24小时执勤,负责出入人员测温、登记、排查外来车辆和人员等、对车辆等进行消毒等。要求各村群众不赶集、不走亲、不网购、不聚会,出门带好口罩,红事缓办白事简办,村里的人不外去,村外的人不回家过年,尽量减少人员外出,确需外出或回家的,提前向村委会报备登记,精准防控,一律落实“核酸阴性+14天隔离+2次报体温”。二是企业管控,所有企业原则落实门口执勤、测温登记,外来人员全部排查登记,严格落实外来人员管控、车辆消杀措施。三是门店管控,镇区及武千路沿线门店人员一律戴口罩(员工+顾客),员工每天在群里报体温,对顾客进行测温、登记,店内每天消毒。四是机关管控,镇政府机关严格落实24小时值勤值守,禁止非必需人员进入机关院内,凡可线上办理的事项,一律线上办理。每天对办公楼、门卫等进行消毒。此外,对窦氏青山等民间信仰场所进行封闭管控,禁止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