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彤彤的纸上,剪出了一个个今年留给人们最深刻印象的形象——身穿防护服的医生,守在小区门口的工作人员,运送物资的志愿者……
在海港区燕大西苑社区的一间展室,摆着许多这样的剪纸作品,它们全部出自小区居民之手。居民们用了几个月时间,自发创作出的这一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剪纸,精美又内容丰富,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生动的“抗疫”故事。
居民在参观展览室里的“抗疫”剪纸作品。
12月29日下午,记者来到了燕大西苑社区,几位居民正在活动室专心地创作着剪纸。
居民在认真完成剪纸作品。
“我们是社区剪纸班的成员,班里20多人都是小区居民。”77岁的韩兵放下手里的剪刀介绍,“这组‘抗疫’主题的剪纸,是我们分头剪出来的,一共创作出来了100多张呢。”
韩兵说,在响应号召、尽量不外出的那些日子,剪纸班里的成员们看到了许多发生在“抗疫”一线的感人事,大家在微信群里一商量,决定开始创作这个主题,“我们想用手里的小剪刀,把这些都记录下来,给大家鼓鼓劲儿,早日战胜疫情!”
于是,成员们收集素材,在家创作起来。几个月后,100多幅作品陆续完成,大家选出自己最满意的几幅送到社区,办起了“抗疫”主题的剪纸作品展。
走进社区展室,记者看到这些作品围绕“抗疫”主题,内容多种多样,包括很多这一年里发生过的“抗疫”事迹……其中,有不少作品是居民根据身边的故事来创作的。
韩兵的作品表现了燕山大学向武汉运送物资的场景,“学校正门、图书馆楼和燕宏桥都是标志建筑,我把它们和运送物资的大卡车的形象放在一起,一看就明白了。”
韩兵展示自己创作的燕山大学向武汉运送物资的作品。
在展室里仔细端详,每一幅剪纸作品都很吸引人,看得出居民的用心。“一幅最少得剪上三四天,细的地方得一点一点来。”76岁的杨佩卿说,她给记者展示了自己剪的《黄鹤楼》,作品的精美,让人很难想象是由自学剪纸的居民创作出来的,老人这幅作品也格外受大伙儿喜爱。
杨佩卿创作的黄鹤楼特别受大家喜欢。
展室的剪纸都被收进了保护膜里,原来,这是社区的工作人员为他们特意准备的。成员们纷纷表示,剪纸班成立后一直得到社区的大力支持。
燕大西苑社区居委会主任杨文雨说,剪纸班是社区很有代表性的文艺队,通过剪纸不仅能丰富居民的生活,包括带动了一些身体有残疾的居民加入进来,还能起到宣传作用,“这次大伙儿自发地选了‘抗疫’主题,也让人特别佩服。”
杨文雨告诉记者,展览布置好后,经常有居民和特意赶来的人去参观,她还把大家的作品发到社区微信群里,很多居民也都想报名加入了。
“大家喜欢这些剪纸,是最开心的事。”韩兵说,“让我们感觉能够在致敬英雄同时,用这样的方式贡献出了自己的一点力量。”
记者 / 图片:王鸽
编辑:常明明
责编:刘旭伟
监审:赵明
终审:何义安 周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