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两委”换届选举,是城乡基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一项“民主、民意、民心、民权”工程,关乎基层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大局。各地要高度重视,高标准坚持“规范”“优质”“清正”开展换届工作。
坚持“规范”换届。严格落实上级部署和各项政策法规、程序要求,充分利用农村“大喇叭”、宣传手册、村务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宣传,第一时间召开换届动员大会,对换届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成立“村”两委换届领导小组,明确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工作实施方案,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包片开展工作,强化指导和监督职责,压实工作责任,进一步优化制度设计、强化工作统筹、细化操作流程,确保扎实推进换届工作稳妥有序开展。
坚持“优质”换届。要针对换届工作人员、村干部等关键人群进行业务培训,对操作流程作出明确规定。从履职情况、工作实绩、为民办事、工作作风、遵纪守法和群众认可度等方面,逐村开展全面综合分析研判,并和各村党支部书记进行座谈交流,对换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剖析,做到“六个清楚”。对问题较多、选情复杂的村,按照“一村一策”的办法,扎实开展集中整顿,争取把问题和矛盾在换届选举前解决。同时立足强化党的领导和优化班子结构,注重发现在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落实中表现突出的优秀人才,形成“一肩挑”及其他“两委”干部合适人选清单。
坚持“清正”换届。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组织党员群众认真学习党章和有关换届选举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引导候选人正确对待换届选举,有序参与竞争。同时严查违纪行为,建立快速高效的查处机制,涉及干扰破坏换届选举的从严打击。同时从软弱涣散、违纪高发、信访集中、治安混乱、选民登记困难等方面摸排可能影响和干扰换届的风险隐患,坚持“一村一策”进行集中整顿,为高质量换届扫清障碍,全力创造安定有序的换届选举环境。(肖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