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干部考核是干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发挥着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考准考实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以高质量干部考核促进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扛重活、打硬仗、创实绩。
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要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考核评价结果的分析比较,实现定性与量化评价的相互印证,突出立体识别,坚持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评价识别干部,既看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年度任务指标完成情况,更看党员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通过准确评价和综合比较实现好中选优,杜绝“数字政绩”,防治把“年轻化”搞成“低龄化”,把“知识化”搞成“学历高”。要让不同特点的干部通过公平、科学的通道进入“赛场”,真正体现不拘一格选人。
坚持考人与考事相结合。以年度考核、任期考核为重点,用好平时考核、专项考核等方式,实现“考人”与“考事”的有机统一。既要注重“考人”,考核干部在工作任务中的表现,包括工作态度、担当精神、工作能力与水平以及工作成绩等;也要注重“考事”,考核工作任务的进展情况和实际成效,包括工作任务推进的速度以及工作的质量与水平等。“考人”与“考事”两者形成良性互动局面,共同统一于推动任务的完成和事业的发展。
坚持奖优与罚劣相结合。坚持奖优罚劣、激励担当,把考核结果运用到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养、管理监督、激励关爱工作中,做到真干假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对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有作为、有成绩、有贡献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按照有关规定嘉奖、记功、授予称号,给予物质奖励。考核优秀、政绩突出的领导干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或者优先晋升职级。将考核结果与惩戒干部结合起来,将考核中确定为不称职的、严重脱离群众的、能不称职的,畅通能“下”渠道,让无为者让位,真正形成“创业者、绩优者上,守摊者、绩平者下”的导向。(供稿人:张令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