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报名人数再创新高!2021考研今天开考

0
分享至

(原标题:2021考研今天开考,377万人报名)

中新网北京12月26日报道,今日起,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举行,本次考试报考人数达到377万人,创历史新高。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各地就本次考试的防疫措施进行了部署。同时,教育部也强调,坚决维护研招考试公平公正,并公布考试违规违法行为举报电话。


资料图:12月16日,南昌大学一考研备考专用教室内悬挂着鼓励考生的横幅。刘力鑫 摄

377万人报考!考研报名人数再创新高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定在12月26日至28日举行,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本次考试报名人数高达377万人,这一数字较上一年度的341万人增加了36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其实,近年来,考研大军的规模不断增加,报名人数已是屡创新高。

据数据统计,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大关,达201万人,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则升至238万,较上一年增幅达18.4%。2019年全国考研人数规模达到290万人,比2018年再增52万人,增幅升至21%。到2020年,考研人数则首次突破了300万大关,达341万人。

纵观近五年的考研报名数据,从2017年的201万,到2021年的377万,不到五年时间,考研报名人数增加了170多万。

除人数方面外,2021年研究生考试的新变化需要引起注意。

根据《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2021年起,全面推进经济类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考试改革试点,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供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6个经济类专业学位选用,招生单位要统筹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使用。

此外,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将进一步推进科学精准划线。原则上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专业学位类按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划线。其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审计等7个专业学位将根据实际情况分开划线,不再统一划线。

资料图:12月16日,在南昌大学图书馆自习室内,考生正在紧张复习。刘力鑫 摄

各地对考试防疫措施作出要求

虽然参加考研的人数只有约今年高考人数的三分之一,但这场为期3天考试,其跨区域的流动性远超高考,加之近期一些地区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各地的疫情风险不容忽视。

针对这种情况,目前,教育部和各地方就考试相关的疫情防疫措施作出了要求和部署。

24日,教育部召开视频调度会再次部署全国研招考试的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指出,要切实加强人员防护,考生进入考场前须严格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可自主决定是否继续佩戴口罩,考试结束离场时须严格佩戴口罩,鼓励考生全程佩戴口罩。

此外,非低风险地区、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须全程佩戴口罩。考生、考试工作人员每次进入考场前务必要严格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或者洗手。

在地方,根据北京教育考试院的安排,考生参加考试时均须提供考前7日内(12月20日(含)后)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由考点负责核验。

辽宁省招生考试办公室也在23日进一步明确考试疫情防控措施。对于现居住在大连市金普新区的考生,以及考前14天有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四川省成都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北京市朝阳区旅行居住史的考生,须持考前2日内(12月24日及以后采样)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参加考试。

资料图:12月16日,在南昌大学图书馆自习室内,考生正在紧张复习。刘力鑫 摄

严肃考风考纪,在校生作弊或开除学籍

除疫情防控之外,研招考试的考风考纪也备受社会关注。

23日,教育部发文部署本次考试的组织工作,提醒广大考生要严格遵守考场纪律。要提高法律意识,自觉学法知法、遵纪守法,诚信参加考试。

同时,教育部介绍,近期正会同公安、网信、工信、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考试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考违法违规活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维护研招考试公平公正。

教育部还公布了今年研究生考试的违规违法行为举报电话010-62790357,以及各省(区、市)的考生咨询和举报渠道。

此前,教育部今年8月发布的《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也明确指出,对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一律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

其中,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应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对考试工作人员,由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或其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违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SPN:热刺内部认为孙兴慜等主力状态差,是因为孔蒂过度训练

ESPN:热刺内部认为孙兴慜等主力状态差,是因为孔蒂过度训练

直播吧
2023-03-31 20:54:04
外卖小哥倒地抽搐,徐州大妈掏钱劝其看病

外卖小哥倒地抽搐,徐州大妈掏钱劝其看病

现代快报
2023-03-31 20:25:13
大爷去按摩店要特殊服务,伸手就摸女技师美腿,询问200块够不够

大爷去按摩店要特殊服务,伸手就摸女技师美腿,询问200块够不够

培大看众生
2023-03-31 08:45:54
重要邻国“叛变”迹象越来越明显,中国做好两手准备!

重要邻国“叛变”迹象越来越明显,中国做好两手准备!

占豪
2023-04-01 01:03:51
民主?美国通过544号法案,彻查中国人员在美财产

民主?美国通过544号法案,彻查中国人员在美财产

林小朱影院
2023-03-31 18:46:10
订单暴涨250%!日本连夜抢购中国商品,背后透露3大行业发展强劲

订单暴涨250%!日本连夜抢购中国商品,背后透露3大行业发展强劲

投资贸易前景行业
2023-03-31 14:36:58
“失败”!美联储副主席承认了…

“失败”!美联储副主席承认了…

环球网资讯
2023-03-31 06:52:22
俄乌终于要停火了?普京对华做出承诺后,泽连斯基也要中国坐一桌

俄乌终于要停火了?普京对华做出承诺后,泽连斯基也要中国坐一桌

海峡军武
2023-03-31 21:12:35
曝二字女歌手被捉奸,和50岁男星化妆间亲热,男友意外进门相遇

曝二字女歌手被捉奸,和50岁男星化妆间亲热,男友意外进门相遇

四斤
2023-03-31 18:12:11
78年前,这位博士把炼狱带到人间,从此我们就再也回不去了。

78年前,这位博士把炼狱带到人间,从此我们就再也回不去了。

自说自话的总裁
2023-03-31 18:26:55
有人预测,2023年下半年可能会出现的社会现象,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有人预测,2023年下半年可能会出现的社会现象,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萝妹看社会
2023-04-01 00:13:14
问界的脸,让任正非打肿了

问界的脸,让任正非打肿了

虎嗅APP
2023-03-31 21:12:11
好戏开始了!人民日报暗示将查出终极大鱼,蔡振华、杜兆才危险了

好戏开始了!人民日报暗示将查出终极大鱼,蔡振华、杜兆才危险了

文史故事
2023-03-31 12:21:11
安徽省公安厅一原处长被查

安徽省公安厅一原处长被查

环球网资讯
2023-03-31 16:41:40
在荷兰留学的中国姑娘说以前在国内从没觉得60的身高有多矮。

在荷兰留学的中国姑娘说以前在国内从没觉得60的身高有多矮。

春秋娱评
2023-03-31 17:04:20
她是毛主席最后一任夫人,死前留下16字遗言,为何等11年下葬

她是毛主席最后一任夫人,死前留下16字遗言,为何等11年下葬

秦風历史
2023-03-30 02:58:13
网红点心欠款2亿濒临倒闭?上海2家门店已暂停营业,网友:不好吃还贵;回应来了

网红点心欠款2亿濒临倒闭?上海2家门店已暂停营业,网友:不好吃还贵;回应来了

新民晚报
2023-03-31 16:51:35
连续2次“发射”,会对男人身体造成哪些影响?别羞于了解

连续2次“发射”,会对男人身体造成哪些影响?别羞于了解

今日养生之道
2023-03-31 23:20:04
大瓜!75岁老戏骨王刚清空账号、解散粉丝群,知情人曝4点原因

大瓜!75岁老戏骨王刚清空账号、解散粉丝群,知情人曝4点原因

青芳草
2023-03-31 10:39:05
赚大陆钱献给“台独”分子的集团:民进党头号金主,终被杀鸡儆猴

赚大陆钱献给“台独”分子的集团:民进党头号金主,终被杀鸡儆猴

老覃讲历史
2023-03-31 23:44:52
2023-04-01 07:24:49

头条要闻

北京等9地区惠民殡葬政策已覆盖到全体户籍居民

头条要闻

北京等9地区惠民殡葬政策已覆盖到全体户籍居民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三盘鏖战137分钟!梅总险胜同胞好友,连续5站巡回赛跻身决赛

娱乐要闻

林心如和霍建华"婚变风波"再升级!

科技要闻

孟晚舟:华为向死而生 怎能不成仁?

汽车要闻

MG7一下推出六款车 要我肯定果断选2.0T

态度原创

本地
游戏
家居
数码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专访|田鹏:经营非遗是为了更好传承非遗

海外网友热议RNG击败TT

家居要闻

跳跃色彩点亮空间,呈现灵动的生命力

数码要闻

苹果获Apple Watch新专利:可检测自行车是否有助力

公开课

越南为了恢复人口实行一夫多妻,下场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