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勾画乡村旅游新蓝图——我区考察团赴赤城县学习考察纪行)
12月24日,区委副书记张建国率区考察团赴赤城县就发展民宿项目进行学习考察。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凤云,副区长李国雷,区文旅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大仓盖镇、东望山乡负责人参加考察活动。赤城县委副书记冯占武等领导陪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年以来,赤城县把“空心村” 治理与旅居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引入市场主体对闲置宅基地进行改造升级, 把村里的青山绿水和充满田园野趣的 “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和产业优势,走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入市场”的新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持续保障。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车程,从上马山村一路南下,沿风光秀丽的山间小路继续行驶20多分钟,就来到位于大山脚下的尚家堡“铭悦取舍”项目。该项目总体采用以旧改旧的方式,对原有房屋、庭院进行改造,全面打造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特色生态民宿。一处处修旧如旧的农家小院、房间内一应俱全的配套设施,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不禁感叹设计师的匠心独运。
位于田家窑村的莫徳艺术风情谷项目,由北京墨德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斥资打造,是一座包含书画创作、研究、培训、展览等多种功能的艺术度假小镇,一处处别致雅静的徽派建筑风格房屋,吸引了众多艺术工作者前来写生创作,置身其中,大家都被浓浓的文化气息和独特的建筑样式所感染 。
随后考察的铭悦乡居项目和铭悦林谷溪舍项目,均由专业公司负责运营管理,探索以自然村落为载体,利用村庄闲置宅基地规划建设精品乡村小院, 配套田园休闲、 农业体验等设施,因地制宜培育了“民宿+田园体验旅居”“民宿+康养休闲旅居”等业态,深受外地游客青睐。
优越独特的生态资源对开发民宿项目固然重要,但投资主体的规划站位、当地资源的开发让渡,村民对项目开发的认可及支持程度等,也极大影响制约着项目开发进程。
“项目开发过程中我们坚持村民利益最大化,村民只需要将自有宅基地流转到合作社组织,以此入股加入合作社,除获得一次性固定收益外,未来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每年都可按比例获得收益分红,合同到期后,地上房屋资产又还给居民使用,这一模式得到了村民的广泛支持。”为什么赤城县能在短期内能将民宿项目快速推进、形成规模、叫响品牌,赤城县委副书记冯占武给出了答案。
赤城县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由村委会统一流转宅基地,企业投资、委托经营、 期满返还, 村民获得宅基地流转 “租金”、土地入股“股金”、务工“薪金”,期满后获得返还的宅基地及新型农宅, 扶贫资金民宿项目全部由第三方团队运营管理,年返还5%本金和7%带贫资金,实现了资产保值增值。
考察团成员与运营团队深入探讨,认真了解运营模式、要素保障等内容,并详细介绍了我区发展民宿项目具备的独特优势,热情邀请团队成员到我区考察对接。
在开发民宿旅游产业过程中,赤城县始终坚持实现村民收益最大化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努力让产业优势、链条反应等进一步发挥、延伸,积极探索多种发展途径,组建了国有民宿产业集团,推动“建设村庄”向“经营村庄”转变,推动产业上档升级。
在位于东栅子村的绿滟田舍项目,就是由赤城县雪乡绿色扶贫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租赁村内闲置庭院,打造的生态乡村民宿项目,村内10处闲置庭院建起了两层楼高的混凝土装配房,通过电取暖方式,即使在冬季屋内也能保持舒适温度。考察当日该项目处于满房状态,生意十分火爆。
为把赤城县发展民宿项目的好经验学深、学透,考察组一行马不停蹄、不辞辛苦,一天五个考察点,紧张的行程,换来了满满的收获。大家认真听、仔细看、详细记、虚心问,增长了见识,开拓了眼界,在为赤城县民宿旅居产业快速发展连连称赞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我区发展民宿产业的定位和思路。
“近年来,我区城郊生态持续改善,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各村结合自身优势深度谋划产业项目,现已形成了以常峪口水库、张小线为代表的观光旅游、以元子河村为代表的健康养老、以双庙村为代表的高端农业采摘等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项目,都是我区吸引游客观光,开发民宿项目的良好资源禀赋,赤城县固然有近邻北京的区位和良好的生态优势,我区紧挨机场、高铁站交通便利,消费经济繁荣等优势也显而易见,下一步要在深入分析调研的基础上,找准适合我区发展的合作模式,以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一天的考察圆满结束,返城路上,大家结合所看所思边讨论边思考。
张建国在考察学习结束时要求,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要以本次考察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对标一流,积极作为,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乡村旅游发展目标,迅速行动,大胆创新、真抓实干,推动我区民宿产业加快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