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核酸日检测量(混检)能力 可达40万份)
从市卫健委获悉,目前,廊坊市共有核酸检测机构38家(疾控机构11家,医疗机构25家,第三方检测机构2家),日最大单检能力4万余份,1:10混检可达40余万份。一旦局部疫情发生,预计在5至7日内迅速完成区域内全员核酸检测。我市已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方案,相关部门、机构联合开展了全员核酸检测推演。
作为疫情防控“主力军”,全市疾控工作人员坚守一线,保障24小时完成流行病学调查,24小时样品随来随检、日检日清,24小时疫情网络报告实时监控,2小时完成省、市、县传染病报告三级审核。
截至目前,全市疾控机构累计制定技术文件86份,撰写流调报告、风险评估报告等材料300余篇,完成疫情简报、分析报告、走势图200余期;累计流调本地确诊病例32例,排查相关人员5090人,管控密接人员491人;“大流调”筛查发热人员2333人,流调入境人员5260人;协查外地密接人员573人,排除外地报告我市疑似病例23例;全市累计完成重点人群、重点食品、重点场所检测120余万份,实现检验检测“结果零误差,样品零库存,人员零感染”。
通过努力,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三个零、三个100%”的阶段性成效,即:“零”疫情输出、“零”本地社区传播、“零”源发性病例和疫情传播链100%查清、密切接触者100%精准管控、检测结果100%准确。
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加速蔓延阶段。受境外疫情影响,近期,国内疫情也时有发生。再加上秋冬季其他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为做到精准溯源、精准防控,全市组建了一二三级流调队伍20支,200余名成员为参加过非典、甲流、禽流感防控的专家或技术骨干。他们24小时待命,确保排查全面、流调迅速、传染源及时控制。全市共设立医学观察场所46个,配备医护和后勤保障人员500余名,可满足4000余人的隔离医学观察需要。落实“人、物同防”,开展重点人群、重点食品、重点场所核酸检测工作。做好应急处置、个人防护、疫点消杀、检验检测等相关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确保疫情来临时高负荷运转需求。
与此同时,加强对县级疾控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和工作督导。10月份,全市疾控机构共11支应急队伍、120余名队员开展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对网络直报、应急指挥、应急集结、快速拉动、快速评估、疫情报告、个人防护、现场流行病调查、疫区消杀、病例采样、快速检测等重点环节进行现场演练、现场考核。
此外,廊坊市不断推进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县级疾控机构核酸实验室已具备检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