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彪在家吗?我家牛最近不怎么吃草,想让他帮忙分析一下原因。”“我也想养牛,文彪你能跟着我去牛市走走吗?”在官庄乡葛沽塘村,韩文彪、赵吉珍夫妇的家里,像这样前来交流肉牛养殖经验、寻求帮助的人越来越多。
韩文彪今年33岁,2019年4月份夫妻俩开始创业养牛,用一年多的时间从养牛“小白”变为了村里肉牛养殖的“模范”。创业养牛之前,韩文彪在外打工,妻子在家料理家务,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夫妻二人萌生了趁年轻自己创业的想法。韩文彪的父亲在养殖方面有一些经验,看到小夫妻有创业的打算,结合近几年的市场行情,建议他们将创业目标瞄准肉牛养殖。去年四月份,夫妻二人注册了营业执照,建成了村里首家规模化养殖场。
起初,韩文彪投资16万元购入了9头牛在家中饲养,后来村两委见小夫妻创业的干劲十足,帮忙跑办了两亩多的临建用地用来建养殖场,还帮忙申请了60万元的贷款。有了充足的资金和场地,夫妻二人又购入饲料粉碎机等机械设备,扩大养殖规模。
创业过程中,夫妻二人一边学习别人经验,一边在养殖实践中摸索规律。为进一步了解肉牛养殖行情,他们借助网络学习养殖知识,还加入了肉牛养殖微信群与更多养殖户交流学习,逐渐掌握了一些养殖经验。“在饲养方面,喂食要一天喂两次,早晨不宜喂太饱;要给母牛留出充足的活动场地便于它们多走动,保证生产时更加顺利,牛的肉质也更好;为促进牛的健康生长,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我们买了一批盐砖拴在围栏上供牛自行舔食。为了让牛生活得更加舒适,给牛棚中安装了风扇和卷帘,实现了冬暖夏凉......”这些经验韩文彪说起来容易,但每一项都是夫妻二人在摸索中点滴积累的。
在养殖过程中夫妻二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韩文彪负责养殖场的日常喂食、清扫、定期消毒。妻子赵吉珍则负责产后母牛的后续保障工作。“养牛确实是个辛苦活,但有了日常的相互陪伴,互相加油打气,我们俩都越干越有劲头,也收获了自己创业的成就感。”赵吉珍笑着说。
一年多来,在夫妻二人的悉心照料下,养殖的肉牛实现了零感染,夫妻二人既是“饲养员”又是“接生婆”,还顺利接生出7头牛犊,存栏量近30头,而且半数以上都是处于孕期的母牛。说起这些,韩文彪颇为自豪,他说,由于还处于起步阶段,今年只卖出了一头牛,但存栏的牛每头市值约2到3万元。他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在二至三年内争取存栏量突破100头,将场地扩大到10亩地,让二人的养牛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