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吴石槽村的老年之家里热闹非凡。十几名志愿者一大早就来到这里,买菜、和面,准备为老人们包一顿饺子。
吴石槽村的“老年之家”,坐落于该村村委会以南150米,占地约300平方米,今年10月2日开始运行。

每到中午,这里炊烟袅袅、饭香四溢,村里老人们三三两两结伴前来共进午餐。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仿佛有说不完的共同回忆、唠不完的家常。饭菜的香气、人们的笑意在这里升腾弥漫,一派其乐融融的场景,定格了“天伦之乐”的美。

说起当初为什么要建“老年之家”,村党支部书记王继春说:“现在的年轻人成天忙来忙去,几乎顾不上家里的老人。很多独处的老人觉得一两个人的饭不值得做,吃饭容易将就,这对身体健康很不利。”王继春认为,新时代应该有新作为,村两委应该在这个事上做点什么,既给年轻人分忧,又让村里的老人有依靠。就这样,他萌生了为村里70岁以上老人建食堂的想法,每人每月交60元钱就能吃饱吃好。

王继春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其他村两委成员的一致支持。说了就算,定了就干。村党支部把全村70岁以上老人又仔仔细细捋了一遍,逐户走访、登记有需求的人员。为解决大食堂的建设用地,王继春二话不说腾出自家的一处场地,之后又得到村里企业家的大力赞助,筹到建设资金。村干部既出钱又出力,不仅捐赠米面粮油菜等必需品,还纷纷动员自家亲属到“大食堂”做志愿者。 目前,老年之家里共有65名老人。自运行以来,“大食堂”里几乎天天满员,好不热闹。
当前,老年之家共有24名志愿者固定轮班,负责做饭、打扫等日常服务,保障老人正常用餐。在村两委的带动感召下,村里不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企业负责人、个体经营者也纷纷加入志愿者的队伍;一些有时间有余力的妇女同志更是主动参与志愿服务;一些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听说家里老人有了照顾,一次性转来半年伙食费。“村民们对大食堂的踊跃回应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认可。”王继春信心满满地说,“随着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我们还要推出给老人过生日、送餐上门等特色志愿服务,让村里的老人切实感到亲人般的温暖。”

村里建起“老年之家”,是吴石槽村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创新性开展,起到了引领发展、造福于民的作用。
近年来,文安县各级各地不断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应急救援、扶贫帮困、慰问孤寡、治安维稳、安全培训、卫生保健、环境维护、心理咨询…… 聚焦提升文明引导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提高文明实践服务水平,进一步弘扬了新时代社会公德和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