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揭秘丨一碗热汤里 隐藏着五大危机

0
分享至

冬日里,一碗热气腾腾的汤总能让人从胃暖遍全身,幸福指数也会直线上涨。但是热汤虽好,若是喝汤的方式不对,也可能会带来伤害。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金晖主任医师,为你揭秘藏在一碗热汤里的5大危机,教你如何正确、健康喝汤。

成分危机

一碗汤下肚,甚是舒服。其实,如果仔细分析一碗汤的成分会发现,汤中99%的成分都是水,另外1%的成分包含脂肪、蛋白质和少量的矿物质。因此,仅仅靠一碗“大补”的汤无法做到营养均衡。同时,一碗汤下肚会产生饱腹感,相对于平时,日常的蔬菜、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摄入就会相应减少。所以,平时喝汤时也要注重一日三餐,营养均衡搭配。

温度危机

很多长辈常说“汤要趁热喝才美味”。但是,大部分汤不建议过度地追求“热度”。有研究表明,经常食用过烫的食物容易增加患口腔癌、食道癌的风险。过烫的食物容易损伤口腔及食管黏膜,如果长期让黏膜处于受损伤的状态,容易诱发黏膜相关的癌前病变。所以,温度一般控制在60摄氏度以下最佳。另外,儿童的黏膜更加细嫩,汤的温度应再低一些。

时间危机

熬骨头汤时,很多人都觉得熬得越久越好,煮上两三个小时,汤才更白更入味。其实,熬太久对口味的提升是有限的,但是熬久了,骨头汤中的嘌呤和脂肪确实会增加。如果大量牛饮,容易导致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如果是蔬菜与海鲜搭配熬汤,建议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如果是肉汤、骨头汤,可适当延长时间。

调料危机

熬汤的时候,增加点食盐可以让汤更有“灵魂”。但是如果摄入过多的食盐,容易导致血压上升,诱发高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建议,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要超过5克。有调查显示,中国居民目前每人每天食盐的实际摄入量远远高出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量。因此,平时要注意放盐的量一定要控制得当。

速度危机

虽说饭前喝汤有利于增加饱腹感,减少人们后期食物的摄入,但是如果喝得太快,未必是好事。短时间内大量水分进入胃肠道后,会对消化液起到稀释作用。从而对后面的食物消化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快速牛饮容易冲淡胃酸,对消化道疾病产生促进作用。另外,由于人饱腹感的信号传输给大脑总会有所“延迟”,所以有时候放慢吃饭的速度,也可以有效减少食物的摄入量。喝汤时还是建议尽量放慢速度,控制汤量,每次一碗为佳。 

通讯员 王倩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小哥诡异走红TikTok!无数国外网友留言不堪入目

中国小哥诡异走红TikTok!无数国外网友留言不堪入目

黄小热点事
2023-05-31 10:04:04
贾跃亭真聪明,自己欠债700多亿,但他却给儿女留下了5亿

贾跃亭真聪明,自己欠债700多亿,但他却给儿女留下了5亿

明史官
2023-05-27 16:51:59
意媒:迪巴拉赛后一瘸一拐走上球队大巴,为欧联杯决赛拼尽全力

意媒:迪巴拉赛后一瘸一拐走上球队大巴,为欧联杯决赛拼尽全力

直播吧
2023-06-01 09:37:11
沙利文宣称:大陆可拿10000亿美元换回台湾!这笔交易很划算!

沙利文宣称:大陆可拿10000亿美元换回台湾!这笔交易很划算!

小乐讲故事
2023-05-31 09:10:13
谭雅玲:此轮人民币贬值的怪现象需要警惕

谭雅玲:此轮人民币贬值的怪现象需要警惕

Demon财经
2023-05-31 17:41:29
好奇怪!俄军打了一年多,为什么不炸第聂伯河上的桥梁?

好奇怪!俄军打了一年多,为什么不炸第聂伯河上的桥梁?

米粒爬山
2023-05-30 18:02:36
不愧是要去火星的男人!马斯克来华晚宴菜品曝光,网友:有创意真懂吃

不愧是要去火星的男人!马斯克来华晚宴菜品曝光,网友:有创意真懂吃

餐饮新纪元
2023-05-31 11:33:50
被价值10万的鱼刺卡喉,15次喉镜、12次CT诊断不出!医生:有问题

被价值10万的鱼刺卡喉,15次喉镜、12次CT诊断不出!医生:有问题

DrX说
2023-05-31 17:18:49
7换2,凯尔特人交易方案曝光,布朗下家曝光,联手MVP冲冠

7换2,凯尔特人交易方案曝光,布朗下家曝光,联手MVP冲冠

东球弟
2023-05-31 13:05:29
中美将领正面交锋,美称开战中方需付出惨重代价,我将军当场回击

中美将领正面交锋,美称开战中方需付出惨重代价,我将军当场回击

东方点兵
2023-05-27 17:28:04
就在刚刚,中方正式下达“逐客令”,要求这国4天内必须离华!

就在刚刚,中方正式下达“逐客令”,要求这国4天内必须离华!

小乐讲故事
2023-05-17 09:52:08
59岁港星在富婆豪宅中庆生,满桌茅台好气派,穿千元短袖笑容拘谨

59岁港星在富婆豪宅中庆生,满桌茅台好气派,穿千元短袖笑容拘谨

盖饭娱乐官方号
2023-05-31 17:57:24
最新消息来了

最新消息来了

小年轻谈史
2023-05-31 12:08:46
小宝寻花全集200G资源被疯传,该来的终归要来,小宝寻花被抓了

小宝寻花全集200G资源被疯传,该来的终归要来,小宝寻花被抓了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3-05-31 16:04:35
史无前例!一只警号为000001的“大老虎”被查,大快人心!

史无前例!一只警号为000001的“大老虎”被查,大快人心!

星辰故事屋
2023-05-31 12:59:27
一场海上较量正悄然展开,中国对美划定禁区,敢闯入就打绝不留情

一场海上较量正悄然展开,中国对美划定禁区,敢闯入就打绝不留情

然然在盘军事
2023-06-01 09:25:20
欧联冠军被抢劫!穆里尼奥守在停车场骂裁判,怒喷欧足联黑哨

欧联冠军被抢劫!穆里尼奥守在停车场骂裁判,怒喷欧足联黑哨

代古龙侃球
2023-06-01 09:24:31
你出国,我出轨!青岛一女教师出轨被捉,丈夫曝聊天记录毁人三观

你出国,我出轨!青岛一女教师出轨被捉,丈夫曝聊天记录毁人三观

文史鉴评
2023-05-26 10:36:09
废约!普京正式签署命令,梅德韦杰夫:可以在任何地方部署武器了

废约!普京正式签署命令,梅德韦杰夫:可以在任何地方部署武器了

谷火平
2023-05-30 16:21:31
成人培训学校的地下交易,每晚女学生不重样

成人培训学校的地下交易,每晚女学生不重样

思绪不断阻挡
2023-05-31 14:23:47
2023-06-01 10:32:49

头条要闻

李辉结束访欧劝和之行 唯一会见的国家元首是泽连斯基

头条要闻

李辉结束访欧劝和之行 唯一会见的国家元首是泽连斯基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穆帅暴怒!领完奖立刻摘下银牌扔给球迷

娱乐要闻

再惹争议!贝克汉姆亲吻11岁女儿耳朵

科技要闻

马斯克深夜到访上海工厂,凌晨晒大合影

汽车要闻

6.9s破百/还配宠爱副驾 吉利银河L7售13.87万起

态度原创

旅游
亲子
家居
艺术
公开课

旅游要闻

厉害了!听说,这里有一片沙漠植物……

亲子要闻

江苏一小学不让打伞进校,校方回应网友吵翻天

家居要闻

日式原木暖居,营造宁静休憩空间

艺术要闻

艺术家孙子垚:建信信托艺术大奖,是一份很大的动力和支持

公开课

北大教授:95年出生的人,40%连高中都没读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