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强调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
《通知》一经印发,引发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强烈共鸣。点赞之余,基层干部应该更加清醒地意识到,把基层干部从无谓事务中“拉”出来,有更多精力做好本职工作,才是为基层减负的题中之义。如何扎扎实实开展工作,满足群众所想所盼,需要基层干部深入思考。
基层干部要勤学好问,不断提升工作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基层工作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方面,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才能使工作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节奏;另一方面,要虚心向基层群众学习,学习他们的基层智慧,让工作更加接地气。就像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始终奋战在科技兴农、扶贫攻坚和教书育人第一线,把最优秀的论文写在了太行山上,充分诠释了勤奋学习对于基层干部的重要意义。
基层干部要循循善诱,做好政策引导帮扶。基层干部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人,面对人民群众的疑虑、困难和各种问题的时候,要像一名老师一样,耐心细致做好讲解说服工作,让群众深刻领会国家政策,掌握更加先进的技术知识。扶贫工作先锋张渠伟,在带领达州百姓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昼夜战斗在攻坚一线,撰写理论文章、政策解答和宣讲课件10万余字,组织干群轮训10.9万余人次。
基层干部要争做表率,发挥责任担当意识。面对基层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基层干部要以身作则,不断锤炼工作作风,争做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表率。近日,人民日报刊登“带着家人去扶贫”的组图,感动读者。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90后李秀媛,主动报名参与基层扶贫,任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巨塘村第一书记。孩子出生后,李秀媛带着孩子和自己母亲住进了巨塘村。走村入户,开展产业奖补、危房改建等工作,她一样也没落下。如今,巨塘村已实现整村脱贫。
做有为青年,奉献基层广阔天地。唯有将心思用到打基础上,把精力贯注在实干中,才能沉下身、定下心、干出彩。(供稿人:付冠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