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打通分级诊疗最后一公里。12月20日,柏乡县举办“中国梦 农工情”大病不出县“行走的医院”帮扶项目捐赠启动仪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陈述涛、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理事长曹锡荣、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中西部扶贫工作办公室主任狄森、中国农工民主党河北省委驻会副主委经顺波、邢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魏吉平、邢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世伟、邢台市政府副市长邓素雪、邢台市政协副主席杨孟勋以及柏乡县委书记张士民、柏乡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李行军等县领导出席活动。仪式由柏乡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李行军主持。
柏乡县委书记张士民在致辞中表示,“行走的医院”项目,为我县121个村卫生室捐赠2178万元的全科医生助诊物资。从今天起,我县121个村的村医就可以背着“行走的医院”全科医生助诊包走进千家万户,把二甲医院的检测设备和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背进老百姓家中,让广大农民朋友在家就能享受到优质、快速、便捷、低价的诊疗服务,实现乡村医疗全覆盖,打通分级诊疗的“最后一公里”,最终实现“大病不出县、看病不出村”的医改目标,把我县乡村居民健康服务提升到一个全新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高质量的健康保障。
“行走的医院”项目是后扶贫时代的精准防贫防返贫工程,该项目的有效实施,将为我县防贫、防返贫筑起牢固防线,特别是将把边缘户、五保户等弱势群体纳入重点服务对象,彻底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这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打造柏乡特色品牌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将为柏乡的高质量赶超发展注入新业态,成为推动柏乡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狄森在讲话中指出,“行走的医院”项目,对柏乡县帮扶121个“行走的医院”全科医生助诊包,实现了全县行政村卫生室的全覆盖,全科医生助诊包里面的医疗设备可以实现24项血液化验、11项尿液检验、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以及血压、血氧、血糖等检测项目。同时每天还为柏乡县协调开通100个北京大三甲医院的专家号,并为柏乡搭建县乡村一体的远程门诊系统平台。柏乡县的“健康服务行”和180健康平台的实施,将极大地促进在后脱贫时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防止因病返贫机制,开创柏乡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理事长曹锡荣在讲话中指出,行走的医院项目的落地对于推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填平大中城市与县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技术能力与服务水平落差,对实现“健康中国”建设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希望柏乡县的同志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抓好帮扶项目的落实工作,真正造福基层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加快实现医疗卫生均等化、加快实现健康中国总体目标贡献新的力量。
陈述涛在讲话中指出,“行走的医院”项目在柏乡落地,能让百姓真正受益,要以此为起点,实现对基层群众的服务全覆盖,既要按照帮扶项目的要求,把每一条目标落小落细落实,把每一步走好走对走实,在乡村发展振兴道路上探索新经验。同时还要把项目做成样板和标杆,走出一条医疗改革的柏乡道路,做好示范,做好总结,为其他欠发达地区的医疗改革工作提供经验和依据。
市政府副市长邓素雪、中国农工民主党河北省委驻会副主委经顺波、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理事长曹锡荣等与会领导也在致辞中对项目在柏乡的落地表示祝贺。
本次启动仪式上还举行捐赠仪式,全县121个乡村卫生室的医生分别领取了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扶贫与发展委员会和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中西部扶贫工作办公室捐赠援助的“行走的医院”---全科医生助诊包和电动摩托巡诊车。
启动仪式结束后,在县中心医院举办健康服务行誓师仪式,121个村医佩戴医疗包并驾驶电动摩托巡诊车列队,县卫健局主要负责同志领读宣誓。
与会领导还实地观看远程专家视频演示,并来到龙华镇十里铺村卫生室实地查看服务点建设情况、医疗服务情况、车辆运行情况、人员配备等情况。
据了解,通过本次活动,“行走的医院”村卫生室一体化建设,将完成“行走的医院”智能终端、远程医学专家门诊系统、基层医疗服务系统、“大病不出县”智慧医疗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针对柏乡县121个村卫生室一体化建设进行捐赠的共计2178万元的全科医生助诊包,意味着全县121个村的村医可以背着“行走的医院”全科医生助诊包走进千家万户,相当于把二甲医院的检测设备和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背进老百姓家中,让广大农民朋友在家就能享受到优质、快速、便捷、低价的诊疗服务,实现乡村医疗全覆盖,打通分级诊疗的“最后一公里”,最终实现“大病不出县、看病不出村”的医改目标。该项目将把柏乡县乡村居民健康提升到一个全新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高质量的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