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要健康美味:做饭选鸡精还是选味精

0
分享至

很多消费者都认为,味精是化学合成物质,不仅没什么营养,常吃还会对身体有害,鸡精则不同,是以鸡肉为主要原料做成的,不仅有营养,而且安全。事实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味精和鸡精究竟有什么区别?

味精

味精,是谷氨酸的一种钠盐,为有鲜味的物质,学名叫谷氨酸钠,亦称味素。此外还含有少量食盐、水分、脂肪、糖、铁、磷等物质。

它是以小麦、大豆等含蛋白质较多的原料经水解或以淀粉为原料,经发酵法加工而成的一种粉末状或结晶状的调味品。谷氨酸钠,是氨基酸的一种,它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增鲜调味品之一。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加食品的鲜味。味精在一般烹调加工条件下较稳定,但长时间处于高温下,易变为焦谷氨酸钠,不显鲜味且有轻微毒性。

鸡精

买鸡精的时候,大家经常会看到大部分鸡精的包装上都形象地画着一只肥鸡,写着“真正上等鸡肉制成”。但其实,它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

鸡精是以味精、食用盐为主要原料,添加鸡肉/鸡骨的粉末或其浓缩抽提物,呈味核苷酸二钠及其他辅料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香辛料和(或)食用香料等增香剂经混合、干燥加工而成,具有鸡的鲜味和香味的复合调味料。按照制造鸡精的行业标准,鸡精中味精的含量占总成分的40% 左右。

要健康美味:做饭选鸡精还是选味精

鸡精和味精的作用

味精对人体没有直接的营养价值,但它能增加食品的鲜味,引起人们的食欲,有助于提高人体对食物的消化率,对人体有一定的作用。

味精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对慢性肝炎、肝性脑病、神经衰弱、癫痫病、胃酸缺乏等疾病病人是有益的。

鸡精味道之所以很鲜,主要还是其中味精的作用。至于鸡精中逼真的鸡肉味道,主要来自于鸡肉、鸡骨粉,它们是从新鲜的鸡肉和鸡骨中提炼出来的;鸡精欠缺钙、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以及各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不要理解成“鸡精”是鸡肉的精华。

鸡精吃多了不见得好,只是它比味精成分稍微复杂点, 所含的营养也稍微全面一点,但和味精一样,鸡精在食物中只是作为增鲜和调味目的,用量只占食物的千分之几,因此比较两者的营养价值意义不大。

烹饪时到底选味精还是选鸡精?

在实际生活中,作为增鲜和调味,选择味精还是选择鸡精,这主要看烹饪对象和每个人的口味要求。如果您的烹饪对象,食物特征、风味比较突出,如肉、鱼等可以选择单一味精,只起到增鲜效果,特别是瘦肉的食品,肌苷酸含量比一般食品高,只需加一点单一鲜味的味精就可达到增鲜效果,这时如果加复合调味料可能有损食物本身的特殊风味。

味精到底安全不安全?

关于味精是否安全的问题,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其实早有定论:在198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JECFA)、欧盟委员会食品科学委员会(EFSA)都进行过评估和审查,均认为味精没有安全性方面的担心,因此在食品中的使用“没有限制”。

而且在我国卫生计生委《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2760—2014)中,《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添加剂名单》中,谷氨酸钠作为“增味剂”列入表 中,序号21,没有添加量的限制。我国目前也就没有味精的每日参考摄入量标准,所以说,味精是一种天然、安全、健康的增鲜调味品。同样,鸡精也一样。

现代味精生产,主要以玉米等谷物为原料,经生物发酵后提取、精制而成。别看味精亮晶晶的,好像一种人工化学合成品, 其实,它和酱油、醋一样,都是一种酿造产品,所以,大家尽可放心食用。

安全小贴士

老人、孕妇及婴幼儿不宜多吃味精、鸡精,高血压病病人不但要限制食盐的摄入量,而且还要严格控制味精、鸡精的摄入。虽然国家没有规定摄入标准,但是建议每人每天食用量不应超过6克。

要健康美味:做饭选鸡精还是选味精

味精调味需要注意

如果在100°C以上的高温中使用味精或者鸡精,鲜味剂谷氨酸钠就会转变为对人体有健康风险的焦谷氨酸钠,如果食用不易排出体外。由于炒菜时油温一般在150 ~200°C,有时甚至更高,这就会使味精变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所以在炒菜时投放味精的适宜温度是70 ~80°C,也就是菜出锅时,此时鲜味最浓。

建议不要在酸性食物中添加味精,如糖醋鱼、糖醋里脊等。味精呈碱性,在酸性食物中添加会引起化学反应,使菜肴走味。

在含有碱性的原料中不宜使用味精,味精遇碱会合成谷氨酸二钠,会产生氨水臭味,使鲜味降低,甚至失去其鲜味。

注意咸淡程度。如果太咸,味精就可能吃不出鲜味,做凉拌菜时宜先溶解后再加入。因为味精的溶解温度为85°C,低于此温度,味精难以分解。而鸡精中含有10% 左右的盐,所以食物在加鸡精前加盐要适量。

高汤、鸡肉、鸡蛋、水产品的菜肴中不用再放味精。

鸡精含核苷酸,它的代谢产物就是尿酸,所以患痛风者应适量减少对其的摄入。每人每天食用量不应超过6克。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GPT-4挑战失败!北大“韦神”出的这道题火了

GPT-4挑战失败!北大“韦神”出的这道题火了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3-03-27 15:41:13
耶伦、布林肯准备访华

耶伦、布林肯准备访华

二两说史
2023-03-27 19:13:27
国家发改委主任、财政部部长、商务部部长齐发声,信息量很大!

国家发改委主任、财政部部长、商务部部长齐发声,信息量很大!

风口财经
2023-03-27 07:28:28
李铁案获突破

李铁案获突破

说聊斋唐海铭
2023-03-27 18:49:37
既然传播不良视频是违法犯罪,为啥金鱼,花店,车库的传播者没事

既然传播不良视频是违法犯罪,为啥金鱼,花店,车库的传播者没事

电竞先知道
2023-03-27 11:27:44
儿子啃老11年,母亲让他出去工作,儿子甩给母亲一张7位数存款的卡

儿子啃老11年,母亲让他出去工作,儿子甩给母亲一张7位数存款的卡

今夜故事屋
2023-03-27 15:59:15
王思聪家服务器升级:两颗AMD Zen4顶级处理器16万、全光100G网络

王思聪家服务器升级:两颗AMD Zen4顶级处理器16万、全光100G网络

环球Tech
2023-03-26 21:08:31
俄罗斯撕下最后伪装,普京举动令人痛心,用行动给我国上了一课

俄罗斯撕下最后伪装,普京举动令人痛心,用行动给我国上了一课

常高俊April
2023-03-27 07:52:53
进展来了!中纪委重磅发声,炫富钟女士可能还不了解捅了多大娄子

进展来了!中纪委重磅发声,炫富钟女士可能还不了解捅了多大娄子

梦红房车旅行
2023-03-27 19:27:40
失控的以色列!上百万人涌向街头抗议,数十名市长和议员绝食

失控的以色列!上百万人涌向街头抗议,数十名市长和议员绝食

娱宙观
2023-03-27 08:06:57
辣眼睛:河北KTV事件继续发酵,女方颜值超高,此类事情太多

辣眼睛:河北KTV事件继续发酵,女方颜值超高,此类事情太多

千与千白
2023-03-27 20:51:31
单亲妈妈顶着狂风暴雨卖菜,抱着孩子泪流满面,交不起280的房租

单亲妈妈顶着狂风暴雨卖菜,抱着孩子泪流满面,交不起280的房租

阴雨天讲故事
2023-03-27 09:57:00
财联社3月27日电,据乌克兰央行会议纪要,央行可能比原计划更早开始降息。

财联社3月27日电,据乌克兰央行会议纪要,央行可能比原计划更早开始降息。

财联社
2023-03-27 17:26:16
1992年,22岁钟丽缇在海边的留影,此时颜值巅峰被称为港版的梦露

1992年,22岁钟丽缇在海边的留影,此时颜值巅峰被称为港版的梦露

射手娱评
2023-03-27 15:32:49
深圳钟淑卉的父母被曝光,均在交通部门工作过,敛够钱财润到国外

深圳钟淑卉的父母被曝光,均在交通部门工作过,敛够钱财润到国外

卜伊纪录
2023-03-27 19:27:34
马英九将见大陆高层,国民党提新两岸论述,建议放弃“一中各表”

马英九将见大陆高层,国民党提新两岸论述,建议放弃“一中各表”

王晋博士
2023-03-27 11:57:29
俄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俄向全球宣布,停止提供,美:对中国下手了

俄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俄向全球宣布,停止提供,美:对中国下手了

常高俊April
2023-03-27 07:56:12
尘埃落地,刘国梁被带走调查?名记回应,涉及WTT62场假球

尘埃落地,刘国梁被带走调查?名记回应,涉及WTT62场假球

东球弟
2023-03-27 15:06:17
中国足球两大问题惊动中央最高层,国家体育总局被点名,动真格了

中国足球两大问题惊动中央最高层,国家体育总局被点名,动真格了

时刻足球_
2023-03-27 21:01:37
高层动真格了,真资格的暗访暗查来了

高层动真格了,真资格的暗访暗查来了

元宇宙字典
2023-03-27 16:06:15
2023-03-27 23:00:49

头条要闻

韩正会见洪都拉斯外长雷纳

头条要闻

韩正会见洪都拉斯外长雷纳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胡明轩:顺风顺水是我拼出来的

娱乐要闻

刘浩存近照变精致认不出 被质疑整容

科技要闻

马云现身杭州云谷学校,工作人员:行程很短暂

汽车要闻

B+级豪华风尚轿车 红旗H6预售19.48万元起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健康
手机
本地

教育要闻

广东2023春季高考录取分数线出炉 17日起开始填报志愿

家居要闻

绿植点缀极简之家,回归本真纯粹

喝水都胖?建议改掉三个坏习惯

手机要闻

从造车到造手机,或售7000元的蔚来手机能成吗?

本地新闻

重拾最初的热爱!见证村BA冠军的诞生!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