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三河市采取有力措施,着力从推动京廊中医药合作、开展国医堂建设、组织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严审医师资格考核、做好中医药师承教育五大方面传承中医药国粹,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守住我们的“传家宝”。
推动京廊中医药合作“8.10”工程项目。京东誉美医院王少华团队与三河市迎宾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中医药健康乡村(社区)建设进行了合作。三河市中医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开展合作,先后派出脑病科3人、推拿科1人、儿科1人到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脑病科的规范诊疗、疼痛治疗及小儿推拿等技术进行深入交流学习,期间多次派科室主任护士长、科室骨干到各科室学习中医技能操作,真正将中医药诊疗技术应用于临床,提高了三河市中医医院的中医药诊疗技术水平。自2015年11月,北京中医医院与燕达健康城内的燕达医院正式签约,共建“北京中医医院·燕达中医疾病诊疗中心”以来,累计服务门诊及住院患者近10万人次。今年11月份,双方在远程医疗方面深化合作内容,巩固现有合作成果。据统计,仅2020年上半年,燕达养护中心康复、中医项目巡诊7981人次,巡诊记录7981人次,门诊37090人次,信息采集1300人次;中药房的抓药量12573付,煎药8223付。
深入开展国医堂建设。目前三河市10所卫生院及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完成国医堂均建设并投入使用。组织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每年对该市各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诊所卫技人员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2019年组织2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了京廊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2020年11月,市卫健局在国学教育基地培训部,组织开展2020年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各镇卫生院、部分村卫生室卫技人员共计110人参加了培训。通过理论教学和现场演示的方式,三河市对刮痧、艾灸、拔罐、火针、运动针灸等内容进行了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集中考试。
严审医师资格考核工作。三河市组织对全市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报名工作,共报名88人,审核通过71人,正在准备参加省中医药管理局考核。
扎实做好中医药师承教育。为优化人才梯队结构,培养中医药人才队伍,2020年11月14日,三河市中医医院举办王新月教授中医思想传承拜师大会。此次拜师学习是中医院加强医疗队伍建设,促进医护人员快速成长的又一重要举措,对进一步提高三河市中医医院疗服务水平将起到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三河市以中医药文化为驱动,推动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水平,为百姓治疗各种中医常见病、多发病,减轻了百姓的就医负担,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通讯员 刘伟 薛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