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酸甜苦辣它先尝”这么多年筷子用对了吗?

0
分享至

(原标题:“酸甜苦辣它先尝”这么多年你的筷子用对了吗?)

编者按:“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爱吃菜,不爱喝汤,酸甜苦辣它先尝”……筷子,作为中华饮食文化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样式繁多,用法讲究。那么,各种筷子有什么特点?可能存在哪些健康风险?该如何健康用筷呢?

哪种材质的筷子最好

竹筷和木筷 分别以竹子和树木为原材料制成的筷子,材质天然,是最常见的筷子之一,也是推荐使用的筷子。虽然竹筷和木筷取材健康、天然、无毒、无害,但是材质本身在潮湿的环境下非常容易滋生致病微生物,如黄曲霉、大肠菌群、致病菌等。这些微生物随着食物进入到胃肠道后,可以粘附在胃肠道黏膜表面生长繁殖,它们产生的毒素会引起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如果这些毒素通过胃肠道黏膜屏障进入到血液中并随血液侵入其他部位,可能会造成肝、肾损伤,严重者可以引起休克或死亡。

金属筷 主要包括不锈钢筷、银筷、铜筷、钛合金筷等。金属筷相对比较重,容易清洗,不容易长霉,导热较快,所以不适用于夹取太烫的食物。需要注意的是,金属筷原材料选用不当,可能会含有铅、镉、铬、砷、汞等有害重金属,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这些有害重金属在体内的蓄积,引发健康问题。

聚合物筷 主要是密胺材质的塑料筷子,在食堂、餐馆用的比较多。易清洗,不易长霉。但是容易摔断,受热容易变形。其原材料为高分子聚合物。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高分子原材料中会含有一些未反应的游离单体,这些单体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迁移出来,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筷子用对才健康

筷子随着一日三餐与我们密切接触,与健康息息相关,该如何健康用筷呢?

筷子的选择很重要

建议首选竹筷和木筷,选择简单无纹理的筷子。因为花纹凹槽里面比较容易滋生微生物、沉积灰尘等。此外,不要因视觉效应而选择涂彩漆的筷子,虽然外观精美、吸引人,但是外表的涂漆中可能含重金属及苯等有害物质,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涂漆可能脱落而随食物进入人体。

新买来的筷子在使用前要进行彻底的清洗

筷子的生产包括多个步骤,在生产和运输的过程中非常容易沾染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及黏胶等化学物质。如果只是用水冲一下,没有办法彻底洗干净。因此,新买的筷子先用自来水清洗干净,然后用加入洗洁精的清水浸泡5~10分钟,再放入锅中用沸水煮半小时,最后捞出擦干、沥干水分,或放入消毒碗柜中消毒、烘干后,放在干净、干燥处备用。

讲究饮食文明,备好公筷,最好专人专筷

吃饭不仅是为了满足生命所需和口福,还可以借助美味佳肴来传递友情和亲情。为了表达情感,不少地方有主人给亲朋好友“布菜”的习俗,用自己的餐具给相邻的人夹菜。为了自己和亲朋好友的健康,我们要实践“分筷”、“合餐分食”等符合现代饮食文明和健康的做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用的筷子和公筷,“布菜”、夹菜时使用公筷。入口时,使用自己的筷子,以免让筷子成为“病从口入”的媒介。尤其是家中有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等,筷子一定要单独清洗、存放。

及时彻底清洗,不给病原微生物留机会

筷子用完后要及时清除食物残留并彻底清洗。没有及时清洗的筷子,残留着的食物残渣是霉菌、细菌最好的培养基,丰富的营养物质能让其在几个小时内就呈几何速度增长,加速筷子霉变。

存储要保持干燥

细菌和霉菌等微生物都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下生存,所以筷子清洗干净后应该将水分沥干、风干,不给它们提供生存的条件。筷子盒也应该通风、有出水孔,避免存水。此外,还应该注意保持封闭,防止储存的筷子被苍蝇、蟑螂等“光顾”。

筷子需要定期更换,建议最佳的使用时间是3~6个月。貌似只要筷子没断,就可以用好多年,但是如果使用时间过长的话,筷子表面容易磨损而变得粗糙,出现裂纹、凹槽等,非常容易滋生细菌、霉菌等微生物。

一次性筷子少用

在外就餐或者点外卖时,大家经常会选择一次性筷子。认为其在方便的同时,还干净、卫生。其实不然,一次性筷子除了不环保之外,还存在一定的健康隐患。首先,一次性筷子生产厂家以小型企业为主,卫生要求难以得到保障;其次,很可能使用到搁置时间过长的一次性筷子,过了保质期的筷子有可能已发生霉变;最后,一次性筷子一般都是拆开后就直接使用,未经过彻底清洗。

小贴士:筷子头朝上不一定卫生

之前有观点表示,用筷笼放筷子时,只要将筷子头朝上放置,就能保证卫生。其实,筷子头朝上不一定卫生,要根据自家情况灵活调整。

如果筷笼悬空且底部有洞帮助渗水,那么筷子头朝上或朝下影响不大。但如筷子头朝上放,筷笼又邻近水池或切菜板,清洗肉菜、切剁食材时很容易使碎渣溅到筷子上,尤其是生肉细菌较多,对健康危害更大。其实,筷子是否卫生跟多种因素有关。如果洗得不干净、残留物多,加上存放位置不通风透气,潮湿度大,筷子就会在很短时间内滋生大量细菌。只要用热的流动水冲洗,绝大多数残留物和细菌都能被冲洗掉,再保证存放的环境相对干燥(筷笼应有一定高度,远离水池),筷子基本不会生长大量致病菌。有条件的家庭,每天最好用消毒碗柜高温消毒一次。

当然,就算放置使用得当,筷子也要经常换,尤其出现以下情况时:1.表面出现斑点。只有当微生物堆积到一定数量,才会导致木筷子出现这种变化,拿洗洁精洗、热水烫、钢丝球刷是没用的,换新是唯一办法。2.筷子出现变形、明显凹槽。这样的筷子比没变形的更容易滋生微生物,也不方便夹菜。理论上,几乎每天都使用的竹筷、木筷,建议3~6个月更换一次。(人民健康网综合自健康中国、生命时报)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3月24日深夜,中国传来29个新消息,取消教师编制动了谁的奶酪?

3月24日深夜,中国传来29个新消息,取消教师编制动了谁的奶酪?

陌上花开缓缓行
2023-03-25 02:43:12
中科院立了大功!“中国芯”这次弯道超车,西方直呼不可能

中科院立了大功!“中国芯”这次弯道超车,西方直呼不可能

你的开心由我承包
2023-03-24 07:15:52
温州两人遭雷击身亡:一人系海上作业人员,一人正步行下班

温州两人遭雷击身亡:一人系海上作业人员,一人正步行下班

澎湃新闻
2023-03-24 12:48:07
在法拍网再现一夜暴富?50万拍下广东正野电器公司2.6亿破产债权

在法拍网再现一夜暴富?50万拍下广东正野电器公司2.6亿破产债权

生财之路
2023-03-24 17:08:42
歪打正着?"北极鲶鱼"成功将她70多岁退休局长爷爷推上风口浪尖!

歪打正着?"北极鲶鱼"成功将她70多岁退休局长爷爷推上风口浪尖!

少左史
2023-03-25 00:58:45
男生表示:我只蹭蹭,不进去!你会同意吗?

男生表示:我只蹭蹭,不进去!你会同意吗?

明杰谈两性
2023-03-24 13:39:14
斗鱼舞蹈区尺度大开!女主播玩得太大了

斗鱼舞蹈区尺度大开!女主播玩得太大了

雷科技
2023-03-23 22:00:02
黑龙江4死1伤特大杀人案:一家只杀1个,背后原来有隐情

黑龙江4死1伤特大杀人案:一家只杀1个,背后原来有隐情

洛子帅
2023-03-22 23:12:09
蔡英文要窜美,白宫:不许中国借机生事!解放军开启南海38天军演

蔡英文要窜美,白宫:不许中国借机生事!解放军开启南海38天军演

运动历史家
2023-03-24 07:42:21
缅北诈骗集团有多残忍?女人当宠物,男人卖器官,连自杀都是奢望

缅北诈骗集团有多残忍?女人当宠物,男人卖器官,连自杀都是奢望

黄小资讯
2023-03-25 02:39:49
第一批中国技术工人,已到达俄方钢铁工厂,这一举动让俄方感动!

第一批中国技术工人,已到达俄方钢铁工厂,这一举动让俄方感动!

黄小资讯
2023-03-24 10:03:03
为了赚钱,我冒充盲人,做了按摩师

为了赚钱,我冒充盲人,做了按摩师

夜色故事集锦
2022-12-30 12:35:40
女子跪地仰头喝同事裆部啤酒,泡沫从口中溢出,露出放荡不羁笑容

女子跪地仰头喝同事裆部啤酒,泡沫从口中溢出,露出放荡不羁笑容

培大看众生
2023-03-21 08:58:55
李斌:特斯拉一降价,逼死全部车企,蔚来不降价一月卖不出3辆车

李斌:特斯拉一降价,逼死全部车企,蔚来不降价一月卖不出3辆车

妙旋小时间
2023-03-24 16:46:25
上海,一女子将自己的大衣挂在网上售卖,一买家看到,觉得不错,双方经过沟通,最后以430元的价格达成交

上海,一女子将自己的大衣挂在网上售卖,一买家看到,觉得不错,双方经过沟通,最后以430元的价格达成交

梦红房车旅行
2023-03-24 10:30:42
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暗雷:美银行业未计提损失高达1.7万亿美元

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暗雷:美银行业未计提损失高达1.7万亿美元

财联社
2023-03-24 11:54:32
人神共愤!13岁女孩被多名同学扒衣服、扇耳光,只因看她不顺眼!

人神共愤!13岁女孩被多名同学扒衣服、扇耳光,只因看她不顺眼!

阿木育儿
2023-03-25 02:05:49
哈登、马克西或离队,费城酝酿3换2交易2.07亿巨星有望加盟

哈登、马克西或离队,费城酝酿3换2交易2.07亿巨星有望加盟

条条爱侃球
2023-03-24 21:09:47
20名女子惨遭轮奸,大尺度视频曝光:“又蠢又欲,不搞她搞谁?”

20名女子惨遭轮奸,大尺度视频曝光:“又蠢又欲,不搞她搞谁?”

聊点情感
2023-03-24 11:41:17
黄晓明发文官宣好消息!叶珂晒鸽子蛋钻戒,求婚现场疑曝光

黄晓明发文官宣好消息!叶珂晒鸽子蛋钻戒,求婚现场疑曝光

冯新明说说
2023-03-24 14:52:56
2023-03-25 05:28:49

头条要闻

新加坡媒体:TikTok听证会火药味十足 拷问抢话不断

头条要闻

新加坡媒体:TikTok听证会火药味十足 拷问抢话不断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姆巴佩代表法国队打进37球追平本泽马,现并列队史射手榜第5位

娱乐要闻

胡歌首谈当父亲感受 自曝看着女儿落泪

科技要闻

刚刚,苹果CEO库克微博发文:我在北京三里屯

汽车要闻

四驱+后锁 想兼顾通勤与越野不如看看二代大狗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时尚
本地
手机

房产要闻

石景山「中海学仕里」加推最后一栋79平房源

教育要闻

体制内也有鄙视链?

我们的买买买 让LV老板首次成为世界首富

本地新闻

财神殿前长跪不起的年轻人,人均带身份证开光

手机要闻

华为Mate X3轻体验:老余兑现「折叠屏比直板机轻薄」承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