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案说法 | 进京上访扰乱单位秩序,拘留)
进京上访扰乱单位秩序,拘留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信访是公民的权利,但公民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必须以法律为行动准则,信访人反映诉求应当通过正常途径向有权处理的机关提出,不能就同一信访事项越级走访、聚集上访、缠访闹访,一旦违反法律法规,势必受到法律制裁。近日,宣化区一人非正常上访,分别涉嫌扰乱正常的公共场所秩序和寻衅滋事,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
11月9日,张家口市公安局宣化分局行政拘留进京扰乱单位秩序人员左某。
左某,系经开区姚家房镇人。今年11月,先后多次到国家信访局恶意重复登记。张家口市公安局宣化分局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程序规定》,于11月9日以扰乱单位秩序给予左某行政拘留10日处罚。
普法课堂
随着城市征信系统和个人征信系统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个人的征信、品行和道德修养及行为方式也成为与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违法犯罪个人信息会推送到城市征信系统和个人征信系统,个人违法犯罪行为也会影响到子女等直系亲属考学、入党、征兵、报考公务员、就业等。
特别是在越级非访中,极端上访、缠访、闹访和非法群体性聚集引发的寻衅滋事、非法集会游行示威、妨害公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聚众冲击国家机关、敲诈勒索、诬告陷害、故意损坏财物、危害公共安全、聚众扰乱公共场所和交通秩序等违法行为,个人会触碰法律的红线,还可能会影响子女亲属。
法律红线不可逾越,遵规守法是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表达个人诉求必须合规合法,任何试图挑战法律权威、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的非法上访者,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什么叫信访?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信访人应当如何提出信访事项?
根据《信访条例》第17条规定,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一般应当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等书面形式;信访人提出投诉请求的,还应当载明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
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应当注意什么?
根据《信访条例》第16条、18条规定,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向依法有权处理的本级或者上一级机关提出,并且应当到有关机关设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不超过5人的代表。
信访人可以对哪些组织和人员的职务行为提出信访事项?
根据《信访条例》第14条的规定,信访人可以对下列组织、人员的职务行为,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
1.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2.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
3. 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4. 社会团体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委派的人员 ;
5.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及其成员。
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被禁止的行为有哪些?
1.越级走访;
2.信访问题已经解决或者信访案件已经依法终结,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缠访闹访;
3.重大节日、活动和重要会议期间,到北京或者省会城市及其他重要地点的非信访接待场所表达诉求、滋事扰序,或者以此为要挟,向有关政府部门施加压力;
4.政法机关判决、裁定、决定等法律文书生效后,或者案件仍处于法律程序办理中,以到有关国家机关缠访闹访,故意扰乱单位秩序或者社会秩序,威胁、侵犯政法机关工作人员合法权益等非法手段,给相关政法机关施加压力;
5.以信访或者信访代理为名,借机敛财或者牟取不正当利益;
6.捏造、歪曲事实,诽谤、诬告陷害他人;
7.煽动、串联、胁迫、雇佣、资助、幕后操纵他人信访以及违反规定组织或者煽动组织规模性集群体访;
8.到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或者其他有关国家机关设立的信访接待场所之外的场所信访;
9.在机关办公场所周边、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堵、冲击机关或者重要活动场所,或者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线)、警戒区;
10.未经许可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静坐、列队行进、呼喊口号、散发传单、拉挂横幅、张贴标语等方式表达诉求,或者以拦截车辆、堵塞道路、攀爬物体、裸露身体等方式制造社会影响;
11.在机关办公场所及其周边、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故意损坏公共设施、公私财物,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
12.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以自伤、自残、自杀相要挟,或者扬言实施杀人、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违法犯罪活动;
13.信访过程中侵犯国家工作人员人身权、财产权或者其他合法权益,威胁、侮辱、谩骂、殴打国家工作人员,非法限制国家工作人员人身自由;
14.以网络、电话、短信等形式对国家工作人员进行骚扰,或者以围堵纠缠、非法进入住宅等方式干扰国家工作人员正常生活;
15.向境内、境外组织或者媒体发布有关信访事项的虚假信息;
16.多人就同一信访事项到信访接待场所走访,拒不按照规定推选信访代表;
17.在信访过程中或者借信访名义实施侵犯公民合法权益、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为。
有上述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请依法、理性表达诉求
不要心存侥幸
肆意触犯法律底线
任何形式的非法上访行为
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