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山里的“收货郎”!经开区的他再创业让老乡的农产品走向全国!)
12月1日一大早,崇礼区清三营乡南窑村的村委会里人声鼎沸、欢声笑语,村民们围在会议室里畅谈着明年多种点什么,怎么能够增产增收。在村民中间,有一个忙碌的身影十分醒目,这个人就是郭建明。
今年57岁的郭建明是经开区马路东街道办事处的一名退休职工。2019年初的一天,郭建明回到家乡崇礼,偶然中得知南窑村不少村民遇到了难事。
大山环抱的南窑村,地理位置偏僻,唯一一条通往外界的道路环山而建,崎岖不平,雨季时山体还常伴有泥石流,雪季则路面结冰难行。村里村民的收入基本靠种植藜麦、胡麻籽等农作物,由于交通不便,粮食滞销严重,部分村民的粮食因堆积过多而变质,还有部分村民因粮食滞销严重,不敢种粮,只能靠低保维持基本生活,靠天吃饭的村民们心急如焚。
得知这个情况后,郭建明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是地地道道的崇礼农村人,看到老乡们年年因为粮食滞销愁眉不展,很心酸。当时我就想把家乡的产品介绍出去,不想让好农货烂在大山里,父老乡亲辛苦种植应该得到更多的回报。”
村民们种植的粮食绿色优质,如何才能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健康食品“走出家门”呢?这成了郭建明的一块“心头病”。
为了尽早帮助贫困户把粮食卖出去,郭建明提前到崇礼踩道探路,经过他多方求助和连续十几天起早贪黑的努力,终于找到了一条“致富路”。恰逢粮食丰收时节,他第一时间赶赴崇礼,以市场价格收购了第一批来自30户贫困户的28吨粮食,并现场支付了村民的全部费用,这一举动,让长期贫困的村民一下子看到了希望。
“我们每年收获的粮食都因为交通问题销售不出去,非常苦恼,现在有了老郭的帮助,我们的农货终于卖出去了,我家近两年的年收入从三四千涨到了六七千,心里也变得踏实多了,我也励志要用自己的双手致富,把日子过好!”农户刘启激动地说。
有心人,天不负。今年4月,郭建明成立了张家口杉峰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积极与大规模加工厂寻求合作,截止目前,通过线上线下累计销售农产品100万元左右,已持续两年保证了60多户农户年收入翻番。但郭建明并不满足于此,为了继续拓宽农产品的销路,不久前,他又注册了淘宝、拼多多等更大的网络销售平台,希望让更多农产品“走出深闺”。
“我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继续想办法打开销售渠道,不仅要带动更多的村民走上富裕路,还要防止大家返贫,而且要让绿色健康的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郭建明有信心继续做好村民们的“收货郎”。